![]() |
![]() |
![]() |
- 本日
- 本周
- 本月
-
教育部:停用“函授”名稱! -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招待會在京隆重舉行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 -
福州晉安教育人:育人為師 抗疫為士 -
福州教育研究院:筑牢疫情防控“心理長城” -
福州教育人:用行動踐行使命擔當 -
福州市教育局關于部分區域內學校繼續開展線上教學的通知

主流媒體福州大學城巡禮”明日重磅啟動!
4月15日上午,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主辦,福建日報教育全媒體中心(海峽教育報社)承辦,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理工大學、閩江學院聯辦的“主流媒體福州大學城巡禮”活動即將啟動!

藍皮書里的招式超酷!看福醫本科生臨床技能競賽高手過招!
日前,福建醫科大學2025年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臨床技能競賽在寧德臨床醫學院舉辦。來自14家臨床教學單位的54名選手參加了競賽,萬余人觀看了團體賽視頻直播。每支參賽隊伍4名選手,其中2名由臨床教學單位選送,2名在賽前1周由教務處隨機抽取產生。此次競賽的舉辦,既是對學生臨床思維能力、理論與實踐綜合運用能力的一次高標準檢驗,也是推動各臨床教學基地加強教學管理、提升臨床帶教水平的重要舉措。副校長王世鄂到場觀看了競賽,教務處、醫院管理處、學生工作處、臨床技能教學中心、臨床醫學部、第二臨床醫學院、寧德臨床醫學院等相關部門領導參加。

喜報!她們獲全國表彰!
近日,在第115個“三八”國際婦女節來臨之際,全國婦聯公布了《2024年度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巾幗文明崗名單》,福建醫科大學醫學檢驗系榮獲“全國巾幗文明崗”榮譽稱號。

福建醫科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在《Neuron》上發表研究成果!
近日,福建醫科大學與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聯合培養的2023級博士研究生黃雪晶以第一作者在神經科學期刊《Neuron》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鎂離子對NMDA受體多重調控機制的結構基礎》。此項成果是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和福建醫科大學合作共同完成的。中科院腦智中心的竺淑佳研究員和學校陳萬金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

福建醫科大學:黨建引領謀發展 柱石東南再進發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圍繞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先后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福建醫科大學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帶領全校黨員干部和師生醫護員工,團結一心、真抓實干,推動學校各項事業邁上新臺階。

閩江學院在“追尋領袖足跡 體悟優秀傳統文化”2024-2025學年全省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評選中再創佳績
近日,“追尋領袖足跡 體悟優秀傳統文化”2024—2025學年全省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活動評選結果公布,閩江學院喜獲8項先進表彰。其中,1個團隊獲評優秀實踐團隊,2名師生獲評“優秀實踐個人”,4項成果獲評“優秀實踐成果”,學校獲評“優秀組織單位”。

突破!教育部項目+3
近日,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公布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遴選結果,閩江學院3個項目入選建設名單,入選數量居全省高校第二,創歷史新高。下一步,學校將秉承弘揚光榮傳統,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多維聯動”賦能學校“一二三四五六七”立德樹人新格局建設提質增效,積極培育更多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持續推進“大思政”教育體系高質量發展建設。

重磅!ESI全球前1%,閩江學院再+1!
根據科睿唯安2025年3月13日發布的最新統計數據(覆蓋時間范圍為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顯示,閩江學院材料科學學科首次躋身ESI全球排名前1%。截至目前,含之前進入的工程學學科、化學學科,學校已有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劃重點!新學期第一會,閩江學院聚焦這些工作!
2月18日,閩江學院召開持續深化拓展“三爭”、開展“奮勇爭先落實年”行動暨2025年春季學期工作部署會議。校黨委書記葉世滿主持會議并講話,校長舒繼武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任務。全體校領導、全校中層干部參加會議。

前沿突破!閩江學院發布科研新成果
近日,材化學院許鈥副研究員以第一作者兼唯一通訊作者身份,在環境科學領域國際權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DNA Nanosphere-Enhanced DNAzyme System for Sensitive and Rapid Detection of Lead Contamination in Water and Living Cells》的研究論文。該期刊為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影響因子為12.2。該研究提出了一種DNA納米球增強型DNAzyme傳感平臺,具有結構簡易、成本低、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以及生物相容性好的特點,可實現水體及人體內鉛離子的超靈敏、快速檢測。此項成果不僅對環境監測和污染防治具有重要意義,還可廣泛應用于食品安全、醫學檢測以及相關公共衛生領域,為鉛污染的檢測提供了新的技術途徑。

再登Nature!福建農林大學青年教師林智超在《自然》發表光伏研究成果
北京時間2025年4月8日,福建農林大學材料工程學院綠色光電器件與儲能電池團隊青年教師林智超與西安交通大學、河南大學、澳門大學等單位合作,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Nature)發表題為《一種釹內嵌富勒烯-聚合物偶聯層作為高效穩定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界面層》“A Nd@C82-polymer interface for efficient and stable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研究成果。林智超為該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福建農林大學全職引進教授李毅團隊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發表重大研究成果
國家杰青獲得者李毅教授2023年8月全職引進到福建農林大學后,在前期帶領北京大學團隊長期研究的基礎上,聯合福建農林大學等多個實驗室,近日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自然》)雜志上發表了題為“Perception of viral infections and initiation of antiviral defence in rice”(水稻感知病毒侵染并啟動抗病毒防御的機制)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了水稻如何感知病毒入侵并激活抗病毒免疫反應的核心機制。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在筑牢東南生物安全屏障中彰顯擔當
2025年1月,由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依托閩臺作物有害生物生態防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重組的全國重點實驗室通過評審。這一高能級科創平臺的落地,是對福農植保人半個多世紀守護農林生物安全的充分肯定,標志著學院在打造國家戰略科技力量,服務國家生物安全戰略上邁入新征程。

福建農林大學獲評全國高校示范“一站式”學生社區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遴選結果。福建農林大學獲評全國高校示范“一站式”學生社區,成為全國100所示范“一站式”學生社區高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