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師范大學:推動閩臺文教交流合作 共同傳承弘揚中華文化
2025-05-30 16:15:20? ?來源:新福建 責任編輯:付麗寧 我來說兩句 |
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和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更好地宣傳我省高校在深化改革、助力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奮斗故事和前行軌跡,展示高校工作者和學子挺膺擔當的動人風采,全景式展現福州大學城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日報社(報業集團)共同舉辦的“貢獻支撐中國式現代化的高校力量——主流媒體福州大學城巡禮”活動,于近日在福州舉行。活動由福建日報教育全媒體中心(海峽教育報社)承辦,福州大學、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農林大學、福建醫科大學、福建中醫藥大學、福建理工大學、閩江學院等七所高校聯辦。 福建師范大學: 推動閩臺文教交流合作 共同傳承弘揚中華文化 兩岸合編的臺灣高中語文系列教材 今年3月,“祖國意識與臺灣文學”學術會議在榕城開幕。此次會議由福建師范大學閩臺區域研究中心、《現代中文學刊》、《海峽人文學刊》聯合主辦,兩岸專家學者共探臺灣文學中的中華文化基因與祖國情懷。這是福建師范大學開春以來,以文學之名開展的首場兩岸學術交流。 近年來,福建師范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對臺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聚焦“做優質量、做顯特色、做大貢獻”,逐步形成閩臺文教交流合作的特色和品牌,有力推進兩岸文教融合發展。 合編教材填補空白 自2014年起,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聯合臺灣有關機構啟動兩岸合編高中語文教材工程,由福建師范大學全國首批黃大年式教師團隊領銜人和臺灣合作機構領銜人共同擔任主編,組織兩岸大學教授、中學名師成立編委會。先后編寫完成52本共近2000萬字的《高中國文》教材6冊和《中華文化基本教材》《高中古詩文選讀》《國學常識》《中華文學經典文本教材》等選修課教材,填補了大陸教材在臺灣出版的空白。2023年起,兩岸教材編寫團隊開始編寫初中教材,現已完成《七—九年級古代作品選讀》(第一、二冊),計劃2026年完成臺灣初中語文全套教材《國中國文》,實現從初中到高中語文教育的全學段貫通。相關教材已在臺灣20多所中學領用。 2024年8月,兩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觀摩暨合編教材研討會在福州舉行。兩岸學人以經典文本教學為紐帶,進行同課異構教學和同堂競技活動,共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正如孫紹振教授所說:“在傳統文化的傳承上,兩岸在課堂教學和課本上的古典文化的分量是相近的,教學風格上會有不一樣。兩岸進行互相學習,這是很好的機遇。” 合編期刊深受好評 2018年起,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與臺灣相關圖書出版公司合辦《國文天地》(月刊)雜志,刊發兩岸學者文章,為閩臺首次合編出版臺灣期刊。《國文天地》創刊至今35年,曾多次獲臺灣金鼎獎優良出版獎、臺灣金鼎獎推廣優良雜志、臺灣教育部門獎勵期刊獎、最佳下載人氣學術期刊獎等,2021年獲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第2名,2022年在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評選中獲“期刊長期傳播獎”。截至2024年共發行475期。 2019年起,該校文學院與臺灣相關圖書出版公司合辦《中國文字》學術期刊,每年2期。該刊由著名甲骨文專家董作賓先生在臺灣創辦,在兩岸文字學研究領域具有廣泛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深受學界好評。該刊的編委會成員均為兩岸該研究領域的知名專家,發表了李家浩、黃天樹、宋鎮豪、季旭升、許學仁、曹錦炎、陳偉、陳偉武、李守奎、趙平安、林志強等多位著名學者的論文。該刊獲2023年臺灣學術資源影響力評選“期刊即時傳播獎”,入選“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名單第三等級”。 學術交流廣泛深入 福建師范大學始終堅持“弘揚中華文化傳統、增進兩岸文化交流、擴大兩岸文化共識、促進兩岸文化發展”宗旨,2013年起,與臺灣相關高校、文化機構聯合連續舉辦了十一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2018年起,連續兩年舉辦“閩臺兩岸中小學校長論壇”,近百位臺灣中小學校長積極響應參與。2023年起,在中國僑智發展大會上連續舉辦兩屆閩港澳臺僑校長論壇/圓桌會,來自閩港澳臺以及海外的100多名校長等參加。2024年4月,第61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期間,該校承辦了海峽兩岸高等教育融合發展學術活動,臺灣世新大學、輔仁大學、東吳大學、銘傳大學、臺灣師范大學、臺北藝術大學等高校領導、專家學者作主旨報告,并舉行了該校與臺灣輔仁大學共建“閩臺棒壘球體育發展研究基地”簽約儀式,均取得良好反響。 2023年,學校在全省高校率先成立福建省兩岸融合發展研究院,出臺服務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行動方案,有組織實施兩岸融合發展“揭榜掛帥”重大項目攻關。2023年,福建師范大學獲批建設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以鑄牢臺灣同胞的國家、民族、文化認同為宗旨,聚焦臺灣少數民族相關問題研究領域。2024年,福建師范大學聯合臺灣世新大學等單位成立兩岸文化傳播聯合研究院,并在第九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上揭牌。 2015—2023年,福建師范大學連續9年在臺灣出版8輯共85冊學術精品。連續8年舉行《福建師范大學文學院百年學術論叢》(第1~8輯)新書發布贈書會和兩岸中國文學研究研討會(前7年在臺灣舉辦,2024年在該校舉辦),2024年起,編輯出版第9輯15部;2026年擬完成第10輯出版發行。2024年,在《臺灣文獻匯刊》(100冊)與《臺灣文獻匯刊續編》(100冊)基礎上,完成《臺灣文獻匯刊三編》(100冊)編寫工作,已在九州出版社編輯出版。2017年以來,舉行“《中國文字》出刊100期暨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兩岸文創論壇”“兩岸戲劇論壇”“走向現代中國暨《呂正惠集》學術會議”等兩岸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的學術會議40多場。 合作辦學形式多樣 1998年,福建師范大學獲批成為最早實行對臺灣單獨招生的2所試點院校之一,目前對臺招生專業已擴大至72個,涵蓋本碩博層次,在校臺籍生441人,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2010年起,學校在全省率先實施閩臺高校聯合培養人才計劃。截至2025年6月,學校與臺灣高校以“3+1”模式開展合作辦學培養的畢業生將達到近4000名。2024年,該校傳播學院、文化旅游與公共管理學院再度與臺灣世新大學以“4+0”模式開展合作辦學并于同年開始招生,目前,在校學生200人。 從單方面招收培養臺籍學生到兩岸合作辦學培養學生,福建師范大學始終“先行先試”,走在兩岸教育合作的前面。經過多年探索,通過引進師資、課程、教育理念、教學方法等多種形式,推進閩臺辦學資源的有效對接與互補。 青年交流豐富多彩 青年是兩岸未來的希望,交流是增進認同的基石。2024年11月,應馬英九文教基金會邀請,福建師范大學作為全國唯一入選參訪團的省屬高校,派出6名師生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師生共同赴臺參訪交流,在兩岸引起強烈反響,彰顯青年學生在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福建師范大學始終積極推動閩臺青年文化交流,已連續舉辦10屆“海峽兩岸師生文學研修營”、6屆“兩岸研究生人文論壇”、4屆“少年文學家”兩岸聯合征文比賽、3屆“共同家園杯”兩岸大學生演講賽,以及“全國臺聯第二十一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新媒體與文化研習營”,這些活動已成為全省乃至全國推進兩岸文教交流的重要品牌。學校先后選派79名研究生赴臺灣師范大學、高雄師范大學開展為期3個月的研修,是疫情后大陸首批赴臺高校學生研修團隊。 今年6月,由福建師范大學與臺灣世新大學聯合主辦、以“藝起來做伙”為主題的第六屆兩岸大學生聯合畢業作品將在該校繼續舉行。兩校師生以文化為橋、以藝術為媒、以技術為用,共同探索藝術與技術創作的無限可能。 以文化人,以心相融。福建師范大學始終服務國家戰略布局,以“兩岸一家親”的情懷,積極推動閩臺文教交流合作,匯聚兩岸文教合力,共同傳承弘揚中華文化,為推動兩岸融合發展、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貢獻福建師大更多智慧和力量。 (記者 曾子欣 通訊員 黃佳淑)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