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準四知”我省構筑防溺水“安全網”
2025-06-18 16:21? ?來源:福建教育微言 責任編輯:付麗寧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隨著夏季高溫天氣持續,學生溺水事故進入高發期。為切實保障學生生命安全,現結合我省水域特點及歷年事故案例,向全省學生及家長發出以下安全提示: 1.不準私自下水游泳:禁止學生擅自前往河流、湖泊、水庫、池塘等水域游泳或戲水。 2.不準擅自結伴游泳:嚴禁學生未經家長或教師同意,私自組織同伴前往危險水域。 3.不準無監護陪同游泳:未在家長或教師帶領下,學生不得參與任何水上活動。 4.不準到不熟悉水域游泳:避免前往未知水域、深水區或存在暗流、漩渦的區域。 5.不準到無安全設施水域游泳:禁止進入無救生員、無防護欄、無警示標識的水域。 6.不準盲目下水施救:發現他人溺水時,應立即呼救并撥打110,切勿擅自下水或手拉手救援。 1.知去向:學生外出時,家長需明確其具體活動地點。 2.知同伴:了解學生與誰同行,避免與無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結伴。 3.知內容:掌握學生活動內容,禁止其參與劃船、垂釣等高風險行為。 4.知歸時:約定學生返回時間,超時未歸需立即聯系并尋找。 1.自然水域風險:福建省部分河流、水庫存在淤泥、深坑、漩渦等隱患,漲潮退潮期間風險加劇。 2.人工水域風險:工地深坑、池塘等易被忽視,學生需遠離此類區域。 3.海上活動風險:大海瞬息萬變,禁止學生私自前往無救生設備的海域游泳或戲水。 1.溺水自救方法: ? 保持冷靜,頭部后仰,口鼻露出水面,保存體力。 ? 抓住漂浮物或利用技巧(如“水母漂”)保持浮力。 ? 腿抽筋時深吸氣潛入水中,掰直腳部并用力蹬腿緩解。 2.正確救援方式: ? 優先呼叫專業救援人員,撥打110或119。 ? 使用救生圈、繩索等工具輔助救援,避免直接下水。 ? 救援時聽從指揮,不猛拽溺水者,防止二次事故。 1.學校責任:通過主題班會、安全演練等形式,強化學生防溺水意識。 2.家庭責任:家長需以身作則,不帶領學生前往危險水域,并定期檢查其防溺水知識掌握情況。 3.社會監督:發現學生在危險水域活動時,應及時勸阻并聯系家長或學校。 1.劃船或乘坐船只:必須全程穿戴救生衣,禁止超載或搖晃船體。 2.經過危險水域:家長需主動告知學生風險,并勸離附近玩耍的兒童。 3.節假日管理:加強周末、節假日及放學后的監管,避免學生結伴前往無監護水域。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請全省學生及家長嚴格遵守防溺水安全要求,共同筑牢生命安全防線。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