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招生有大變化
2025-06-15 19:20? ?來源:福建發布、廈大招生、海峽導報、福大招生 責任編輯:付麗寧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最新消息 廈門大學、福州大學本科招生 今年都有大變化 考生及考生家長需注意! 廈大首次實施不調劑政策 今年,廈門大學本部本科批次招生將首次實施保志愿不調劑政策,并于今年9月起全面放開轉專業。具體變化如下: 變化1:考生填滿專業志愿且不重復專業不會被調劑 據介紹,今年廈大校本部的本科招生,將首次實施保志愿不調劑政策。也就是說,廈大校本部普通本科批次,考生填滿專業志愿且不重復,提檔后體檢合格,專業不會被調劑,即學校將根據上線并符合專業條件的考生填報的志愿進行錄取,保證錄取至所報考的專業志愿之一。 以福建考生為例,填報志愿時同一個院校專業組內報滿6個不同的專業志愿,提檔后體檢合格,就不會被調劑到自己沒有填報的專業,實現“六保一”,做到專業滿足率100%。馬來西亞的專業錄取政策暫時維持不變。 變化2:每位本科生每年有兩次機會可申請轉專業 從今年9月起,廈大將全面放開本科轉專業,突破轉專業年級限制和次數限制,即轉出不設限(除藝術類、專項招生等規定不予轉專業外),轉入有考核。具體為:每位學生(含醫學類)有多次專業選擇機會——一至三年級,每位本科生每年有兩次機會可申請轉專業。而且,還享有二次成功轉專業機會。此前,廈大轉專業申請為每年一次。 變化3:首次實施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 此外,今年廈大首次實施雙學士學位復合型人才培養項目,培養學科交叉融合的創新復合型人才。廈大將主要通過學生入校后選拔雙學士復合型人才,通常在新生入學之后,或者每學年第一學期結束之前完成學生選拔工作。學生達到項目培養要求,其學位證書上將體現所獲得的兩個學位。 今年廈大還將面向國家所需、新興前沿交叉融合領域,設置40個微專業項目,通過提煉開設一組核心課程,讓學生掌握相關專業領域的關鍵知識,為學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 福州大學醫學院本科專業首次招生 2025年 福州大學醫學院本科專業 首次招生 醫學院本科招生計劃及要求: 今年,將在福建、河南、山東、浙江、上海等5省招收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計劃32名(含福建省內計劃招收18名);將在福建、河南、山東、浙江、江西等5省招收藥學專業,招生計劃30名(含福建省內計劃招收18名)。具體以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為準。 臨床醫學專業要求高考選考科目為物理、化學、生物。藥學專業要求高考選考科目為物理和化學。考生需要注意這兩個專業都不接收患有色弱、色盲的考生。 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特色: 1、設立“福州大學臨床醫學創新班”,與同濟大學醫學院合作培養,第一、五學年在福州大學醫學院(旗山校區)培養;第二至第四學年在同濟大學醫學院培養。同濟大學為國家"985工程"建設高校,醫學學科的整體水平已躋身全國醫學院校前10%,軟科中國大學醫科實力排名專業等級A+。 2、采用國際先進的OBE醫學教育理念和國內領先的器官系統整合課程體系進行教學,同時加入PBL等新型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實踐能力和職業發展能力。 3、設置雙導師制培養方式,為每位學生配備“基礎醫學導師”及“臨床醫學導師”,為學生學習及未來醫學生涯的健康發展提供引導。 4、加大推薦免試攻讀研究生政策支持,攻讀碩士研究生推免率不低于70%,凡成績優良,符合福州大學推免生條件者,經審批,可取得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 5、設立“優秀師資與醫師后備人才培養專項”,將升學深造攻讀醫學類博士學位的優秀學生納入后備人才專項,跟蹤學生升學深造情況,為福州大學醫學院師資及附屬省立醫院醫師儲備后備人才。 6、擁有兩地優質臨床教學基地,依托福州大學附屬省立醫院(福建省最好醫院之一)和同濟大學附屬醫院(上海市高水平醫院)實施“早臨床”和“全程臨床”的實踐教學,融合兩地優質臨床資源培養學生卓越臨床實踐能力。 藥學專業培養特色: 1、與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開展合作培養。 2、堅持“醫藥融合”辦學理念:在課程設置和培養方案落實醫學與藥學的融合,確保學生不僅掌握藥物研發、作用機制等專業知識,而且對疾病診斷與治療等醫學知識有一定的理解。直屬附屬醫院參與聯合培養,通過臨床實踐和案例教學,提高學生的臨床藥學應用能力與實踐能力,培養“懂醫精藥”的藥學人才。 3、深化實踐創新培養:通過與校內科研平臺、醫藥企業及科研院所的緊密合作,為藥學專業學生提供實習實訓、科研創新和就業創業的機會,確保教育內容與產業需求的同步更新,通過“科教產融合”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 4、開設“藥學+X”課程模塊:依托學校相關學科優勢資源,開設“藥學+制藥工程”“藥學+精準醫學”“藥學+人工智能”等教學模塊,培養學生跨學科融會貫通能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