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集體生日會
2025-06-14 18:28? 記者 鄭琳琳、張燁/文 萬鑫怡/視頻 通訊員 曾志明/圖?來源:海峽教育報 責任編輯:付麗寧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f4292617080ec0b8115082826e266b1 當前,全黨正在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中央八項規定將改進調查研究擺在首位。作為新時代黨報教育戰線新聞工作者,當前最需要的就是要深入新時代的福建教育最前線,用心傾聽喜怒哀樂,用情反映真實圖景。 即日起,《海峽教育報》推出“教育·最福建”系列報道,派出記者深入地處我省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最遠端的學校,在福建教育的最遠處,感受那一種堅守,體會那一分熱愛。 本期,《海峽教育報》記者走進位于閩、粵、贛三省交界、福建最西邊的龍巖市武平縣民主中心學校,這里曾是紅軍入閩第一站。記者用3天的時間,感受來自大山的堅守的力量。 一線調研: 很期待的集體生日會 靜謐的村莊,一聲聲“生日快樂”從民主鄉文化康養健身中心傳出,6月5日中午,2025年第二季度民主中心學校留守兒童集體生日會在這里舉行。 武平縣民主中心學校位于武平縣西南部的“紅四軍入閩第一站”——民主鄉,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處,距武平縣城32公里,目前在校生79人,留守兒童25人。2023年開始,學校為留守兒童過集體生日,每個季度舉辦一次。 記者到達當天,剛好趕上了孩子們過集體生日,我們隨行記者也參與其中,為他們送上祝福。 文化康養健身中心內掛滿氣球,洋溢著濃厚的生日氛圍。周良斌和周慶斌是一對雙胞胎兄弟,他們上臺用稚嫩而充滿熱情的聲音分享自己近期的小趣事。隨著生日會的重頭戲——慶生環節的到來,每位小壽星都戴上精美的生日帽,吃蛋糕,收生日禮物。 與此前生日會不同,今年的集體生日會學校還特別安排了小游戲環節。25名留守兒童分成3個小組,他們積極參與其中,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周慶斌說:“過集體生日會非常開心,可以吃到平時在家吃不到的蛋糕,還可以吃到美味的大餐,大家都很期待過集體生日。” 為什么要辦集體生日?該校校長盧耀貴和記者說起了讓他一直銘記的事?!?022年,我又一次回到民主中心學校任職。有一天,一個孩子跑到我面前對我說:‘校長,今天是我的生日,我想過生日,我想吃蛋糕’。” 盧耀貴覺得奇怪,就問道:“你爸爸媽媽不陪你過生日嗎?”“他們在廣東打工,一年就回來一次,從來沒有給我們過過生日。”那一刻盧耀貴很是難受,過生日、吃蛋糕對于城里孩子而言再平常不過了,然而對一群留守兒童來說,這樣簡單的愿望卻變成了難事?!皩W校也沒有多余經費,就找到鄉政府,讓他們給予支持?!北R耀貴說,就這樣集體生日會辦起來了。 父母陪伴的缺失在山村孩子的成長經歷中并不罕見。這次的采訪,記者也跟隨鄒葵萍老師一同前往周良斌和周慶斌家,開展每月一次的家訪。 鄒葵萍是“愛心媽媽”,近幾年,民主中心學校讓每位教師結對1~2名學生,做學生的愛心媽媽、愛心爸爸,每月至少進行1次家訪,了解學生近況,幫助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并做好記錄。 兄弟倆家里有兩位哥哥,大哥讀初一,二哥讀六年級,平時哥哥們住校。爺爺說,他們父母常年在東莞打工,一年一般只回來一次。 “平時爸媽多久和你們聯系一次?”當記者問孩子時,兄弟兩人沉默了?!耙恢芘c你們打電話一次嗎?”兄弟倆搖頭?!澳且粋€月?”弟弟周良斌回答說:“不記得了。” 看著他們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記者趕緊停止了這樣的對話。鄒葵萍告訴記者:“他們在學校很乖,性格相對比較內向,學習也在中上水平?!庇浾吡私獾?,平日里爺爺奶奶要忙農活,對孩子基本是放養。 盡管家訪過程中良斌和慶斌的爺爺會坐在一邊旁聽,但當被問到平時會不會帶著孫子們一起玩時,他滿是皺紋的臉上擠出靦腆的笑容,“我不會,不會這些”。 “遇到事情,他們的爺爺奶奶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愛心媽媽’?!北R耀貴坦言,父母離得遠,老人管不住的時候就會第一時間求助“愛心媽媽”。 集體生日會、結對幫扶、“愛心媽媽”、“愛心爸爸”……民主中心學校的教師們用愛為這群孩子的未來賦能,推著他們走上更廣闊的道路。 一線人物: “00后”的她從城里回到家鄉 “教育的意義不是走出大山,而是為了回到大山改變大山?!边@句話在網上很火,民主中心學校的鐘偉榮老師用自己的真實經歷證明了這一點。 去年,“00后”的她來到民主中心學校,她覺得自己似乎就屬于這里。因為她的爺爺是附近鄉鎮的一名鄉村教師,而她從小也是在鄉村學校里長大。 2022年,大學畢業后的鐘偉榮來到福州,在一所學校當老師,但她始終難以適應。 鐘偉榮的家庭比較特殊,父母是在失去哥哥后,近40歲才有了她?!叭缃袼麄円?0多歲了,我想是時候回家工作,去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 在福州大病一場后,她報名了“三支一扶”,來到龍巖市武平縣巖前鎮巖前第二中心小學(原逕田小學)支教。巧的是,鐘偉榮的爺爺從永安師范學校畢業后,分配的學校就是逕田小學?!皟簳r,奶奶也常給我講述爺爺與學生的故事,也許從那時起,我的心里就種下了種子?!?/p> 2年支教結束后,鐘偉榮就報考了龍巖市武平縣教師招聘,因為民主鄉與她的老家象洞鎮距離更近,所以她選擇了這里。“民主鄉的孩子們單純、簡單,給了我熟悉感,讓我好像看到了多年前在農村上學的自己”。 當然,任教一年級的鐘偉榮也有煩惱:孩子們跟不上教學進度。“城里的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可能在幼兒園就會識字、簡單運算,但這里的孩子沒有。大部分孩子跟不上,出現了學習畏難情緒”。 一次課堂中出現一道題:今天點了3份外賣,第二天又點了4份外賣,一共點了多少份外賣?其實這是一道簡單的加法題,但讓鐘偉榮沒想到的是,孩子們看著她問道:“老師,外賣是什么?”鐘偉榮感到:很心酸。 大山外的世界,大山的孩子很想知道,但曲折蜿蜒的山路將青山連成了“屏”,似乎阻擋了出山的路,有點難逾越。鐘偉榮想把自己學習的知識、見過的“世面”與孩子們分享,“就像小時候的我,遇到城里來的實習老師一樣,聽他們講新鮮的事和大山外的世界”。 鄉村教育需要年輕力量,孩子們也需要新一代人的托舉。偉榮笑著說,家鄉現在也慢慢變好了,還是遠近聞名的“百香果之鄉”呢。 去掉老師的身份,鐘偉榮和其他的“00后”并無太大區別,業余時間也喜歡刷劇看綜藝、吃美食、拍照……唯一不同的是,她并不羨慕大城市的繁華,對鄉村老師這份事業,非常滿意知足。 晨霧去青衫,書聲漫云煙?;蛟S鐘偉榮托舉的不只是民主鄉的孩子,而是曾經一個個大山里的“她”。 一線日記: 點滴“星光”照亮孩子前路 一條主干道,一眼望到頭。民主鄉是武平縣人口最少的鄉鎮,管轄周邊六個村莊。 校長說,這些年來,教育越來越受重視,校園和師資也越來越好,但學生一年比一年少。最近摸底,新學期一年級學生才9人。但即便只剩下一個學生,校長和老師們都表示:不會放棄,會一直堅守,讓每個孩子都有學可上! 從某種意義上說,孩子少了也不見得是壞事?,F在學校里實現了城里學生無法享受的小班化教學。在去年的全縣農村學校教學質量考核中,民主中心學校成績排名第一。 但記者也發現,與城里相比,學校一些軟件資源,如圖書、網絡、實驗室等配套設施仍相對匱乏,這使得鄉村學校在開展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全面發展方面面臨諸多困難。 臨走時,老師們對記者說:“在網上看到福州新開放的科技館很好,不知道我們的孩子有沒有機會去看看。” 作為媒體人,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么呢? 那一刻,我們也希望自己能和這群堅守大山的教師一樣,給孩子們富足一點的精神世界,用點滴“星光”照亮孩子們通往大山外世界的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