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如何賦能課堂?全省萬余名教師參與研討
2025-05-10 18:16? 記者?羅菊熙?來源:海峽教育報 責任編輯:付麗寧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人工智能技術將如何重塑教育生態,實現技術與教育的共生共融,培養面向未來的創新型人才?5月9日,福建省基礎教育大講堂在福州第八中學開講,就這些熱點問題展開了熱烈研討和交流。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福建省教育學會會長陳明慶,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副書記、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邵東生等出席,全省教育系統代表、專家學者及一線教師等萬余人線上線下同步參與,共同探討人工智能時代教育變革的前沿路徑。 本次活動是基礎教育大講堂系列活動的第一講,以“智啟靈思,AI賦能基礎教育創新——人機共生背景下的教師成長與課堂重構”為主題,由福建省教育學會主辦,省教育學會青年教師發展委員會、省教育學會中小學教育技術專業委員會、福州市教育學會承辦,福州第八中學、廈門雙十中學、泉州第五中學、福州屏東中學、三明市第九中學、福州市群眾路小學、南平市延平區實驗小學、福建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附屬象園幼兒園等協辦。 福建省教育學會陳明慶會長致辭 福建省教育學會陳明慶會長表示,此次大講堂是全省深化教育數字化戰略的重要舉措,未來將持續搭建交流平臺,推動AI技術從“工具應用”向“生態重構”演進,助力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此次基礎教育大講堂活動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既有專家高屋建瓴引領,探討在教育領域,如何通過建立學生成長軌跡、教師發展歷程與學校管理等三維路徑,實現數據賦能的教學創新與科學治理,又有三位名校校長與六名不同學段的一線教師帶來各自對于人機協同背景下教育管理與教學實踐的深刻理解。與會人員通過觀察課堂和對話交流,共同探討AI技術在教育領域如何通過“解構”數智內涵,“重構”課堂路徑,從而達到“人機共生”,實現整體育人效能提升。 福州八中黨委書記林曉楓主持開幕式 學術引領,解析教育數智化 9日上午,華東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學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顧小清教授作主旨報告。作為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專家組成員、國家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顧小清教授以《數智深化學校數字化轉型》為題,系統剖析了AI技術驅動下的教育模式重構、數據治理與學習分析技術應用,為學校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理論支撐與實踐方向。顧小清教授深厚的研究積淀與卓越的前瞻視野,為現場教育工作者帶來深刻啟發和思考。 華東師范大學顧小清教授作主旨報告 多元呈現,展示AI賦能教育 9日下午舉辦的校長論壇上,福州第八中學校長陳晨、廈門雙十中學校長黃強、泉州第五中學校長張海峰等名校校長分享了“教師數智素養2.0框架”“AI賦能拔尖人才培養”“5G+智慧教育生態”等創新案例,彰顯名校在智能化教育中的引領作用。 福州第八中學陳晨校長作主題分享 廈門雙十中學黃強校長作主題分享 泉州第五中學張海峰校長作主題分享 同步進行的教學示范課覆蓋了幼小初高全學段。福州八中高中信息技術課演示AI知識庫與“雙碳”議題結合的實踐探索,三明九中化學課運用AI模擬化學反應動力學,福州屏東中學道德與法治課依托AI優化解題策略,福州市群眾路小學科學課、延平實小體育課及幼兒園美術創意活動則生動呈現AI在跨學科、低齡化教學中的場景創新,生動展示了幼小初高課堂如何打破學段壁壘,讓AI有機融入教學。 延伸閱讀: 福州八中是“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福建省首批“智慧教育試點校”,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八中特色的“一路兩環境”與“123戰略”的數智規劃,通過“數智校園”與“AI教學”雙輪驅動,推動學校現代治理水平提升,激發辦學活力。今年3月,福州八中完成DeepSeek與訊飛星火認知大模型核心引擎的聯合部署,融合“一體三維”課程體系理念,正式發布“AI+教育”全域賦能方案,打造覆蓋教學、教研、管理全場景的智慧教育新范式。這一創新實踐不僅標志著福州基礎教育與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度融合邁入新階段,更為區域教育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可復制的“八中經驗”。 (主辦單位供圖)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