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學段銜接要做好哪些事?
2024-09-24 09:32? ?來源:微言教育 責任編輯:黃碩思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每一個學段的跨越,都需要學校、家長和孩子一起從身體、心理、習慣、知識、能力等多方面進行調整和準備,以適應新的學習生活。學段銜接要做好哪些事,升學才能不焦慮?一起了解—— 01科學做好銜接 避免認識誤區 學段劃分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根據各年齡段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而進行劃分。學段銜接的關鍵時期主要包括幼小銜接、小初銜接和初高銜接三個階段。不同學段之間的知識和技能存在一定的遞進關系,每個學段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有不同的要求,進入新的學段,學生往往面臨著環境的變化、學習任務的加重以及人際關系的調整等挑戰,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科學做好銜接,對學生個人健康全面發展至關重要。學段銜接順暢,能夠使教育教學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地開展。科學做好學段銜接是構建完整、連貫的教育體系的重要環節,各個學段之間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實現教育的整體目標。科學做好學段銜接可以使教育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學段銜接常見誤區 1觀念誤區 認為學段銜接就是要讓孩子快速適應新學段的學習節奏和要求,在短時間內掌握大量新知識,忽略了孩子的認知發展規律和個體差異。比如在幼小銜接中,要求孩子在幼兒園大班就學會小學一年級的全部課程內容,這會給孩子帶來過大的壓力,導致孩子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在小學升初中階段,過早地讓孩子學習初中的數理化課程,可能會使孩子在進入初中后覺得課程重復而不認真聽講。 2方法誤區 孩子進入新學段后,沒有及時調整學習方法,仍然沿用之前學段的學習方式。比如從小學到初中,初中課程的知識量和難度都有所增加,如果孩子還是像小學那樣依賴老師的督促和細致的指導,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就會難以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 3溝通誤區 學校和家庭在學段銜接工作中缺乏有效的溝通與合作,導致教育目標不一致,影響孩子的學習和成長。忽視心理引導,在學段銜接工作中,家長和老師往往只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制定教育計劃和方法,而忽視了孩子的感受和需求。 02幼小銜接 做好入學準備 幼小銜接的關鍵不在于知識的銜接,核心是該年齡段幼兒怎樣有效地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適應小學生活,順利實現幼小銜接,為后續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中,明確指出主要有身心準備、生活準備、社會準備和學習準備四個方面。《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中,主要包括身心適應、生活適應、社會適應和學習適應。 幼小銜接,家長需重點關注的問題 1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幫助孩子建立對小學的積極預期,消除恐懼感。通過講述小學生活的美好經歷,激發孩子的向往之情。鼓勵孩子勇敢面對新挑戰,樹立自信心。 2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 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使其與小學作息相銜接。教授孩子獨立整理書包、準備學習用品等生活技能。培養孩子按時完成作業、自主閱讀等學習習慣。 3加強家校溝通與合作 主動與孩子的老師建立聯系,了解孩子在校表現。積極參加家長會、家訪等活動,增進對學校教育的了解。與老師共同探討教育方法,形成教育合力。 03小初銜接 搭好貫通橋梁 從小學到初中,學習環境、學習內容、學習方式、學生身心發展等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1學習環境上的變化 剛進入初中,面對新的環境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學生需要適應新的規章制度和作息時間,學生將結識更多同學和老師,需要學會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2學習內容上的變化 升入初中后,學習科目增多,課程量加大,初中的知識量大幅增加,難度也明顯提升。此外,初中的課程設置也更加多樣化。面對突然增加的課程數量和難度提升,很多孩子會不適應。 3學習方式上的變化 初中老師更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課堂講解的速度會加快,留給學生自主思考和探索的空間更大。 4學生身心發展上的變化 小初銜接的時間點有部分孩子已經處在青春期的前期,青春期孩子在生理和心理上經歷巨大的變化,青春期的行為和情緒呈現復雜多變的特點,易出現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叛逆期”。 小初銜接中的能力貫通培養十分重要,要注重加強幾個方面能力的培養,為學生順利過渡到初中學習生活奠定堅實基礎。 1學習能力的貫通培養 包括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學會制定學習計劃、獨立預習、復習和總結知識,學會分析問題,尋找多種解決方案并進行評估選擇。 2社交能力的貫通培養 包括溝通能力、合作能力、適應能力,學會在不同場合、與不同人群進行恰當的交流。學會分工協作、發揮各自優勢、共同達成目標。面對新的學校、老師和同學,引導學生盡快調整心態,融入新的集體。 3自我管理能力的貫通培養 包括時間管理能力、情緒管理能力、目標管理能力,初中課程增多,作業量加大,更需要學生具備高效的時間管理能力。學生面臨更多的壓力和挑戰,要教會他們學會調節情緒,保持積極的心態,制定長期的人生目標,并將其分解為具體的階段性目標,有計劃地為之努力。 04初高銜接 做好人生規劃 初升高銜接是一個關鍵時期,高中階段的學習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 1知識難度的跨越 初中知識多為基礎性內容,易于理解和掌握。高中知識更加深入和復雜,高中課程涵蓋的知識面更廣。 2學習方法的轉變 初中階段,學生在老師和家長的督促下學習,學習方法相對被動。而高中階段,學生需要更加主動地學習,具備自主規劃學習進度、自主選擇學習資源、自主解決學習問題的能力。 3心理壓力的增大 高中課程難度大、知識量大、教學進度快,考試頻繁且難度較高,學生面臨的學業壓力明顯增大。 4自我認知的挑戰 進入高中后,學生可能會發現身邊的同學都很優秀,自己在初中時的優勢不再明顯,容易產生自我懷疑和焦慮。同時,高中階段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求更高,學生需要在學習、社交、興趣愛好等方面全面發展,這也給學生帶來了一定的壓力。 高中階段是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培養的重要時期,做好人生規劃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至關重要。 1自我認知 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在初升高銜接階段,學生可以回顧自己在初中階段的學習和生活經歷,思考自己對哪些學科、活動或領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思維方式、性格特點等進行全面的評估。 2目標設定 確定短期和長期目標,短期目標可以是在高中階段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參加某個社團活動、獲得某項榮譽等。長期目標則可以是考上理想的大學、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等。 3學業規劃 在初升高銜接階段,學生要對高中的課程體系有一個全面的了解,了解不同課程的特點和要求,為選課和學習做好準備。根據高中課程的特點,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 4職業規劃 在初升高銜接階段,學生可以通過閱讀職業介紹書籍、觀看職業紀錄片、參加職業體驗活動等方式,了解不同職業領域的工作內容、發展前景和所需技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優勢和劣勢,以及對不同職業領域的了解,學生可以初步確定自己的職業目標。一旦確定了職業目標,就需要制定相應的職業發展計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