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教科院:探索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模式的變革和創新
2024-06-05 17:00? 記者 余龍娥?來源:海峽教育報 責任編輯:黃碩思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近日,“三環·三融·三進:初中生物學科‘學-做-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研討會在泉州第一中學舉行。會議重點介紹了近階段“三環·三融·三進:初中生物學科‘學-做-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研究成果,并圍繞該教學模式下的“跨學科學習”“大單元教學”“項目式學習”“作業設計”等當前教育教學的熱點問題展開了案例研討。 據悉,該教學模式在項目領銜人、泉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研員黃東姐老師的帶領下,融合全市中青年骨干教師的中堅力量,已進行了多年的實踐探索,并在福州、泉州的部分初中生物課堂中推廣,教學成效顯著,引領了初中生物教學改革的潮流。 該教學模式摒棄了傳統的教學中將探究、實踐和評價割裂開來的做法,強調三個環節的相互滲透和有機結合。其研究旨在解決當前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首先是教學模式的創新性,通過“學-做-評”一體化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綜合能力。其次是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通過實踐操作和自主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此外,還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養,通過“做”這一環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技能,通過“評”這一環節,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最后,為教師提供更有效的教學策略和評價手段,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全面發展。在實際操作中,研究團隊通過教師訪談、下校聽課等方式,尋找問題的本質原因,并從多個角度進行課題研究,開展了螺旋式上升的“學-做-評”一體化教學探索實踐。在模式構建和質量提升階段,團隊通過多個課題作為支撐,進行課堂實踐,解決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通過試點校、基地校的實踐應用,優化和提升了教學成果。 該教學模式不僅為初中生物教學提供了全新的視角和方法,還通過理論創新、模式創新和技術創新,革新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設計思路,為生物學教學提供了新穎而有效的解決方案,成果斐然:完成了省、市、區課題11項,發表相關論文30篇,在福建省多地舉辦講座合計70余場,示范課50余節,直接或間接影響上萬人。核心成員教師在福建省教師教學大賽中榮獲初中生物組第一名,初中組特等獎。此成果在福建省教育學會2023年“新華·福建基礎教育優秀成果獎”評選中獲得教學成果類三等獎,還獲得福建師范大學、泉州師范大學等高校教授的推薦認可。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