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教育研究院召開2024年夏季福州市教研員能力提升專項培訓
2024-05-30 15:46? 黃碩思/文 姚興榕/圖?來源:海峽教育報 責任編輯:黃碩思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為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特別是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講話精神,5月29日,由福州教育研究院主辦、福州市晉安區教師進修學校承辦的2024年夏季福州市教研員能力提升專項培訓在福州第二中學教育集團晉安學校召開。此次培訓主題為“弘揚教育家精神,探索強師新路徑”。 福州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邵東生,福州教育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方穎,晉安區教育局黨組成員、教育系統黨委書記、區進修校校長黃玉航,福州第二中學教育集團晉安學校黨總支書記柯志超等出席。福州教育研究院班子成員、各區縣進修校領導,研究院全體教研員、各區縣進修學校部分教研員代表共200余人參加。開班式由福州教育研究院黨委委員李棽主持。 邵東生副局長在致辭中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打造新時代高質量教師隊伍。“十四五”期間,福州市高度重視教研員隊伍建設,高度重視各縣區教師進修學校建設,發揮進修校在基礎教育中的支撐、服務、賦能及智庫作用。他指出,近年來,福州教育研究院不斷創新發展,全面加強教科研訓工作,充分發揮教研支撐作用、科研引領作用、質評先導作用、培訓賦能作用,在打造高素質、高質量、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他希望,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弘揚教育家精神,錨定教師隊伍建設的精神坐標;二要數字賦能研訓,創新工作方式,助力基礎教育高質量賦能發展;三要強化三級聯動,形成教育合力,協同構建教師專業發展支持體系。 本次活動特別邀請齊魯師范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院長畢詩文教授作題為《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新時代教師培訓模式轉型升級》講座,從中小學教師培訓的發展趨勢與挑戰,教師培訓模式轉型的理論原點,教師成長的階段、路徑與策略等方面展開。他表示,校長教師“培訓專業化”水平不斷提升,內涵不斷豐富,培訓體系逐步完善,規模也在持續擴大,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對教師培訓范式轉型帶來一定挑戰。他指出,校長教師專業發展,本質上是成人學習。成人學習不是從理論學習到實踐應用的線性過程,而是在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個體經驗進行“學習+反思”以循環往復漸進發展的迭代過程。 在下午的主題論壇上,晉安區教師進修學校校長黃玉航、福清市教師進修學校校長游孫瑛、福州市鼓樓第二中心小學教師林主敏、福州教育研究院科研處主任李霞分別結合研訓工作經驗和個人專業發展體悟作主題分享。論壇由晉安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葉青林主持。 黃玉航校長以《以賽促研強隊伍研磨精品創新高》為題,圍繞“制定規劃,讓教師隊伍動起來”“以賽賦能,讓教師隊伍強起來”“團隊協作,讓教師隊伍聚起來”“鼓勵創新,讓教師隊伍活起來”四個方面介紹了晉安區在推進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的經驗做法,巧用基礎教育精品課為抓手,有效促進了教師業務素質的提升,走出了一條教師隊伍建設的晉安路徑。 游孫瑛校長作題為《構建“三全”體系激發“三共”賦能——福清市構建研訓賦能教師發展體系》的匯報,介紹了福清市教師進修學校構建“1235N區域教研體系”,實現全域覆蓋、全員參與、全程推進的“三全”教研,逐步形成共學、共研、共教的“三共”聯動賦能發展的教師研訓新樣態。 林主敏老師以《行至林深處坐看云起時——我的十年專業發展之路》為題,分享了自己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成長與體會。他從鼓樓區“新秀杯”課堂教學大賽揚帆起航,一路披荊斬棘邁入市賽、省賽,經過多年努力最終站在全國中小學教師教學競賽的舞臺上,并收獲了全國一等獎。 李霞主任在分享中提出了教師專業成長的三維路徑,包括戰略導航、認知升級和心流體驗三個關鍵維度,旨在幫助教師更有效地進行職業規劃和發展。她強調,要通過戰略導航來確立目標,規劃未來;要通過認知升級來不斷學習新知,提升自我;要通過心流體驗來享受專業成長的美好瞬間,找尋工作的意義與價值。這個三維路徑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借鑒,也為教育系統內的師資培訓提供了參考。 福州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黃建忠以《新時代教師培訓管理新模式》為題,介紹了新時代背景下的教師培訓需求,新時代教師培訓管理模式構建,以及新時代教師培訓管理新模式的實施策略和發展趨勢。他表示,探索新時代教師培訓管理新模式的目的在于適應教育變革需求、提升教師專業素養、促進教師個人發展;意義在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公平、促進教育創新。這一新模式的實施對于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方穎院長作總結發言。她指出,一要抬頭看路、找準方位。新的理念、新的要求在不斷地出現,因此教研員面臨諸多挑戰,大家要有“抬頭看路”的敏感性。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廣闊的視野、更明晰的方向感,才能夠有底氣去引領一線老師,才能夠站在“領頭羊”的位置去做教科研訓工作;二要埋頭趕路、求真務實。當前許多工作都需要大家扎實推進,也要求教研轉型,從經驗重復轉向有效的證據數據支撐、從零散問題的研究轉向系列項目研究等。具體課程方案、課程標準在一線實施中遇到很多切實問題,我們要埋頭趕路,用具體行動來回答現實問題,為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交滿意答卷;三要挑擔引路、勇于擔當。在探索數字新賽道,促進延續工作轉型和變革方面,教育要先行。未來的教育即將在強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上,發生巨大變化。在教育教學改革的關鍵節點,教科研人要時刻關注教研、培訓、科研、評價工作,多思考、勇擔當,以應對未來之變。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