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引領促成長!長樂一中邀請專家入校開設專題講座
2024-05-20 16:20? 黃碩思?來源:海峽教育報 責任編輯:黃碩思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5月16日下午,來自福建教育學院的黃麗萍教授面向全體長樂一中教師作《融合共生、潤物無聲——中小學課程思政的實踐研究》的專題講座。 講座中,黃麗萍教授圍繞“什么是課程思政”“為什么要研究課程思政”“破解課程思政實施中的難題”三個方面,向與會教師闡述她對課程思政的理解與研究成果。她表示,課程思政是將思政的元素融入各類課程,讓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努力構建“大思政格局”。黃麗萍教授幫大家厘清“課程思政與學科德育”的關系,并從“宏觀目標、中觀目標、微觀目標”三個層面介紹課程思政的目標,讓教師們對課程思政的具體實踐有了清晰的指引。 隨后,黃麗萍教授著重強調了研究課程思政的意義。她指出,課程思政是德育載體改進之需,讓思政在各學科中潤物無聲,化于無形;課程思政是德育主體強化之需,協同育人要深入人心;課程思政是課程改革的方向引領,引領教育教學改革從標量走向方向矢量;課程思政是引領教師走向更高層次發展的抓手。 最后,黃麗萍教授以她的研究與實踐經驗,分享她教育成果中的多層次、多樣化的課程思政實施案例,來展示課程思政實施的豐富性。改變教學方式,讓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都成為一種德育力量,在各學科中創建豐富活動來育人,深度挖掘學科的課程思政資源。融入內容難、融入點挖掘難、載體擴展難、無痕融合難和互利共生難是她實踐發現的五大難點。她一一講述難點的實施路徑,將課程思政理念中的思政滲透落地學科課堂。課程思政的提出,可以鼓勵教育者去探索解決思政課程和學科之間“兩張皮”的現象,進而對課程思政的概念、內涵和各學科可以從哪些方面體現思政功能和價值提出實踐指導。 本次講座深入淺出,幽默風趣,既有理論的高度,又有實踐的厚度,贏得了與會教師的一致好評。大家紛紛表示,講座基于“課程思政”的理念,充分發掘各學科課程中的思政資源,與思政課同向同行,努力構建“大思政格局”,充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教師們提供了很好的方向指引和實踐借鑒。 (圖片由學校提供)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