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高品質的幸福學校——福州屏東中學構建“一核三驅五全”育人模式紀實
2024-01-07 21:39?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黃碩思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一切教育活動都是為了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一所令學生向往的幸福學校是什么樣子呢?屏東中學用心書寫了自己的答案。 屏東中學是福州地區最大的一所完全中學,也是市民心中的優質學校。近年來,該校承海濱鄒魯文脈、汲屏山歐冶靈韻,堅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積極構建了“一核三驅五全”育人模式,即以黨建引領為核心,以“融合教、融通學、融慧評”為驅動,以“五全路徑”為載體,探索有屏東特色的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育人模式。 屏東中學校長鄭其瑞說,學校關注每一個生命個體,珍惜每一次教育契機,探索每一種教育方式,用心塑造身心健、學業優、發展全的學生品格,精心打造高質量、有品位、特色化的教學品質,傾心營造有溫度、有氛圍、有情懷的幸福校園。 科學設置課程 打造“美好智律”育人環境 課程是知識的載體,也是育人的載體。屏東中學立足學生特點,結合國家課程和學校傳統,將育人目標有機融入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創新課程建設,設置崇德子課程、尚美子課程、樂學子課程、篤行子課程,每項子課程下設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創新課程,構建具有屏東特色的“啟潤”育人課程體系,凸顯活動育人、文化育人、課程育人、實踐育人的特色育人文化。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還充分借助省級人工智能校園建設,深度統整各學科內容,突破文化育人技術路徑,拓展育人渠道,擴大育人空間。 在創新育人工作的探索中,屏東中學總結出“美好智律”教育訣竅,育人效果顯著。其中,“美”指“尚美”文化,學校從境之美、儀之美、情之美、行之美、藝之美五方面浸潤育人環境,鑄就“以美育人”高品位,連續十四屆獲評福建省文明校園;“好”指學校持續十四年開展“做好人”活動,秉持“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的育人理念,配套《清水留香》德育課程與實踐活動,培養了一批學生先進典型;“智”指學校智慧評價體系,打造了“校和家”信息化育人平臺,扎實推進綜合素質評價,最大限度增強家校合作;“律”指學生“三色堇”自治體系,穿著“紅黃藍”三色馬甲的學生參與校園活動、志愿服務、班級評比,持之以恒培養良好習慣,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近年來,該校先后成為“福建省家庭教育創新實踐基地”“首批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基地校”等,校德育處獲評“市五一先鋒號”。 探索混合式教學 做優“崇德”大思政課品牌 英語課上,教師借助神舟十五號發射熱點新聞,以“祝融號”登陸火星視頻點燃學生們的航天夢;化學課上,教師通過介紹原子結構模型演變的歷史,讓學生體驗科學家探索原子結構的艱難過程…… 屏東中學依托“336”混合式教學模式,積極探索基于信息技術與網絡、“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學新生態,努力創設優質、高效的教學環境,不斷提升教學成效。《借力“智慧教室”,實現教學方式根本變革》作為福建省中學優秀案例獲教育部表彰并在全國示范推廣,學校參與的《融合共生,潤物無聲:中小學課程思政的十年實踐探索》獲評2022年福建省基礎教育成果獎特等獎。 屏東中學堅持“人人做德育、事事皆德育、時時有德育”的全德育觀,深化思政德育工作坊教研力度,加強屏山片區大中小幼思政德育共同體互聯互動,推動“一核四翼三驅動”課程思政實踐模式,做優“崇德”大思政課品牌,形成內涵豐富、形式多樣、覆蓋面廣的大思政課育人格局。近年來,該校走出全國優秀少先隊員黃路陽,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李蒙,省最美學生王晟燁和鄭潔穎,市新時代好少年羅雨涵、黃耿坤、鄧佳源、黃映琳等一大批優秀學生代表。 創新“五全路徑” 形成以學生發展為本模式 屏東中學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以“五全路徑”為實踐載體,促進學生自主發展、和諧發展、有個性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打造高品質的幸福校園。 實施“全德育”行動,讓學生的品格“高”起來—— 屏東中學積極構建大思政課程體系,開展形式多樣的德育文化活動、特色社團活動,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推動學生“五育并舉”走深走實、做特做優。如今,“做好人”系列活動已成為校園文化,學校連續4年在年度思政德育積分榜上位居市屬中學前兩名。 提升“全課堂”質量,讓學生的腦袋“富”起來—— 一首歌這樣唱道:“如果你要寫風,就不能只寫風……”在屏東中學,如果上一堂語文課,那就不僅僅是語文,還可以是德育課、美育課、歷史課,甚至是采訪實踐課,這就是該校的“全課堂”體系特色。該校立足學校和學生實際,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在學科拓展、心理健康、健體育美、勞動實踐、生涯規劃、科技創新等方面自主開發特色課程。同時,學校積極響應“雙減”政策,開發課后服務品牌課程,借助智慧校園建設提升課程質量,多元并進,五育融合,培養學生發展性學力。近年來,屏東學子在各項科創大賽中獲得佳績:在2022年VEX機器人世界錦標賽亞太分賽中,莊奕桉、林億、秦語陽獲VEXVRC項目初中組冠軍及最佳創新獎,薛鈞團隊入圍八強;在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獲國家級一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市級一等獎11項。 推行“全運動”計劃,讓學生的身體“動”起來—— 作為福建省基礎教育初中體育與健康學科教研基地校培育單位、福州市體育傳統學校(籃球、田徑),屏東中學堅持創新開展“陽光體育”系列活動,開發特色項目,結合實際加強足球、籃球、排球、武術、田徑、啦啦操、游泳等運動項目建設。學校初中男籃多年蟬聯福州冠軍;參加2021年福州市第58屆中小學生運動會,在37所省市屬初中校中奪得金牌榜第一名、團體總分第二名,在省市屬高中校中奪得金牌榜第五名、團體總分第四名;在第59屆中小學生運動會啦啦操比賽中,獲得市區初中組第一名;在2023年福建省校園舞龍舞獅公開賽中,奪得南獅組一等獎第一名…… 營造“全尚美”氛圍,讓學生的眼睛“亮”起來—— 屏東中學堅持“以美育人、以美立校”的辦學追求,將美育融入教育全過程,開展了科藝節、屏東中學文創產品設計、打擊樂、箏團、合唱團、舞團、攝影繪畫等豐富的課后活動,被確認為“福州市初中教改基地校”“福州市中小學美育示范校(舞蹈、器樂)”。2019年4月,學校的原創舞蹈《茗》代表福州市參加全國第六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榮獲一等獎;2023年,學校的原創舞蹈《風骨》榮獲全國第七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藝術表演類一等獎和優秀創作獎。 創設“全勞動”機制,讓學生的雙手“勤”起來—— 屏東中學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構建融合各學科課程教學的勞動教育體系,通過設立必修課程,加強學科滲透;通過拓寬勞動實施的實踐空間,建立學校與實踐基地、社區等公共資源共建共享的實踐模式,“校園小園林小景觀設計與種植試驗探究”項目獲評首批福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 鄭其瑞表示,屏東中學將進一步加大從“五育并舉”到“五育融合”的研究力度,充分拓展學校課程、學科教學的時空維度,持續推進“五育并舉”實施路徑的實踐深度,有效引導學生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努力培養出有勞動素養的時代新人,構建具有屏東中學特色的全面人才培養體系。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