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科創職業學院:產教融合“向深里走” 校企合作“往實里去”
2023-06-10 00:26?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晨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校園里有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企業產業園區里也有學生專注學習的身影,學生在企業生產第一線學習專業技能…… 5月26日,這是來自全國主流網絡媒體40余名記者走進重慶科創職業學院見到的場景,也是學校探索校企“雙驅動,六協同”合作模式,推動產教融合“向深里走”,促進校企合作“往實里去”的現實場景。 ![]() 理論與實踐結合 建立“產教融合”新機制 “工作后很多人會問我是不是985、211高校畢業?我都會從容地告訴他們,我是重慶科創職業學院畢業的。”代英豪說到。 代英豪是重慶科創職業學院2022屆畢業生,去年6月,他從工業機器人技術專業畢業,依托學校實訓基地,不僅為他免去了求職壓力,還讓他早早地就掌握了工作所需的相關技能。 在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像代英豪這樣的學生還有很多。而在他們的成功,得益于學校建立的“產教融合”新機制。 ![]() “深挖專業理論,苦練技術技能”是重慶科創職業學院始終如一的育人方向。 專業理論培養方面,學院與企業“共引共培”,打造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師資隊伍。采用“1名兼職教師+1名校內專業教師”的教學模式,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優勢互補協同育人,打造高水平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師資隊伍,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能力。近年來,從企業引進雙師型高級人才 112 名。建成了國家級“雙師教師培訓基地”、重慶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和“高校創新研究群體”。 ![]() 另一方面,重慶科創職業學院主動適應成渝地區對智能制造、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人才需求,先后與永川高新技術開發區、長城汽車等產業園區和企業共建了6個產業學院。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和重慶市現代產業學院2個。校企雙方共同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新機制,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 此外,學校加強與華中數控、忽米科技和長城汽車等企業合作,投入3500余萬元,與企業共建了智能制造與機器人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人工智能與大數據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以及智能網聯汽車與新能源人才實訓基地等,不斷夯實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基礎。 培養與就業銜接 開創“訂單培養”新局面 走進重慶科創職業學院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排排實訓設備,學生們正在嘗試加工零部件,他們動作嫻熟利落,儼然一名名經驗豐富的老員工。 “學校把企業設備搬進校園,搬到我們眼前,從我們入校就完全按照企業的用人規格來培養我們。”談到學校提供的技術平臺,學生們連連稱贊。在實訓基地里實訓近2年的他們,陸續和學校的合作企業達成了就業意向。 ![]() 針對傳統的校企合作模式存在“校熱企冷”“產教兩張皮”等突出問題,學校積極發揮產教融合“優質朋友圈”強大優勢,按照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的要求,組建了以職業崗位能力需求為核心的教學資源開發團隊,編寫教材、開發實訓項目、建設在線開放課程,為學生就業成才保駕護航。 通過校企雙向賦能,學校在人才就業回饋、生產實訓和院校技術反哺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益,企業參與學校人才培養,滿足了對技術技能型人才規格的需求,解決了用工短缺,降低了生產成本,取得了良好經濟效益,也為戰略發展儲備了人才,形成了校企育人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局面。 ![]() “雙驅動,六協同”校企合作新模式下,近3年,學校就業率和就業質量顯著提升,畢業生就業率超97%,對口率達92%,其中53%的畢業生進入華中數控、長城汽車等龍頭企業及其產業鏈上的合作企業就業;6%的畢業生走上創業之路,其中智能制造相關專業畢業生開辦的4家公司已成長為高新技術企業。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十四五”加快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也是即將迎來重慶科創職業學院30年校慶的重要一年,學校將以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為契機,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永川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在加快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橋頭堡城市中展現新作為,譜寫西部職教基地新篇章。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