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科技學院:奏響三全育人協奏曲 構建全鏈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體系
2023-06-10 00:26?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晨曦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線”。作為重慶市首批“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高校,重慶科技學院如何實現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5月24日下午,2023第四屆“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教育行”走進該校,實地探訪其思政工作經驗。 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結合,奏響課程育人協奏曲 課程育人,是落實“三全育人”的關鍵點和著力點。重慶科技學院將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結合,教師全員育人。 ![]() 學校精心制定專題,將社會熱點、理論難點、學生疑點“三點結合”;精心創新形式,將中班集中講授、小班分散討論、課外延伸學習“三環相扣”;精心編撰案例,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和行業專業案例教育“雙向融通”,思想政治理論課“332”課堂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獲得感,提升了教師能力與水平。學生滿意度超過90%,教師獲全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大賽特等獎。發布實施《關于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的落實方案》和《育人要素指引》,立項建設課程思政示范課程121門,建成市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1門,思政教育全覆蓋融入專業課程。 教師帶研與學生參研結合,奏響科研育人協奏曲 學校將教師指導學生競賽項目作為職稱晉升的硬條件,將研究生進項目作為碩士生導師選拔的硬指標,奏響科研育人協奏曲。 ![]() 學校近五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85項,學生參研率100%;科技服務1300余家企業,絕大多數項目有學生參與?!耙粚R毁悺薄耙簧毁悺笔姑總€專業、每名教師、每名學生都參與到學科專業競賽。近五年,學生在各類國家級學科專業競賽中攬獲特等獎、一等獎等獎項1200余項。六年蟬聯世界模擬煉鋼大賽北亞賽區冠軍并兩獲世界總冠軍。學校在2017-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中位列第171名。 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結合,奏響實踐育人協奏曲 學校整合實踐育人資源、校內校外聯動,在實踐育人中帶領學生實現個人價值、形成群體認同。 ![]() 專業教師、團學干部、輔導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全員參與,構建了學生專業實踐、社會實踐相互促進的實踐育人體系。建成國家級石油與天然氣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冶金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鋼鐵制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實踐育人平臺。校內外聯動,與企業聯合共建四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學校眾創空間獲全國科技創新孵化貢獻獎、成渝雙城十大特色創孵載體等榮譽。制定《勞動實踐育人工作方案》,學生以班級單位參與教室、實驗室室內保潔工作,保潔合格率達96.57%,增強了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專題教育與主題活動結合,奏響文化育人協奏曲 學校將文化育人納入事業發展規劃、年度工作要點,將專題教育與主題文化活動結合,春風化雨,啟智潤心。 ![]() 劉國志烈士拒簽自白書,江姐帶領獄友繡紅旗……舞臺上,這部學校原創的《紅巖之上》思政“大戲”,將學生帶回了那段熱血歲月。這是重科文化的縮影。連續17年舉辦的清明責任教育、端午愛國教育、中秋感恩教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深植學生心靈深處。國家安全宣傳周、網絡安全宣傳教育周、網絡文化節、廉政文化作品征集、“國旗下的思政課”等一系列專題活動,從中石油“石油魂——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宣講總隊的精彩宣講,到冶金行業專家和校友“共話冶金史”的動情演繹,從新四軍老戰士萬眾一帶領學生回顧激情戰斗的光輝歲月,到央視《開學第一課》嘉賓廖智講述自己因汶川大地震而截肢仍堅持舞蹈夢想的感人故事……學校一場又一場專題教育,在文化浸潤中,使學生深受感動、倍感振奮。除此之外,優美如畫的校園環境、無處不在的文明細節,形成處處有文化的內隱式、浸潤式環境育人體系,實現全時空、全場域文化育人格局。 ![]() 網絡賦能與思想浸潤結合,奏響網絡育人協奏曲 “學生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00后大學生是互聯網‘原住民’,我們要把網絡育人‘做到家’”,重慶科技學院校長趙明階接受采訪時說。 記者在重慶科技學院采訪期間發現,每棟樓的樓層標識牌均有二維碼。掃碼之后,手機上快速出現標注到每個房間的圖片。類似這樣“做到家”的網絡服務,例如智慧教室、共享打印機等交互式空間、設施在校園里隨處可見。 學校制定實施數字校園建設規劃,以“共建、共享、共融”為原則,構建了功能互補、多方聯動的網絡育人體系。學生在學校信息門戶一鍵登錄,即可獲得與校園生活相關的所有網絡服務,成為網絡文化建設的主人。學校將紙媒、視媒、網媒和自媒體、流媒體技術“五媒融合”,新聞網、校報在線、微信公眾號、微博號等8個校級平臺和各學院各部門25個子平臺組成全媒體傳播矩陣,吸引20余萬人關注,日均訪問量超過2萬人次,有溫度、有黏度的網絡平臺成為向學生傳播核心價值觀的高地。在中國青年報組織的全國高校新媒體評選中,學校獲“十佳原創內容獎”“優秀視覺設計獎”“優秀校園視頻團隊”。建設輔導員網絡工作室,輔導員“進圈入群”進入學生圈、朋友群,在“面對面”之余,也“鍵對鍵”“心對心”,擴大思政教育“朋友圈”。連續三年舉辦的輔導員“行走課堂”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搬到網上……喜聞樂見的形式、身臨其境的體驗,獲得學生熱烈歡迎,受到媒體持續關注。 專職帶動與全員聯動結合,奏響心理育人協奏曲 學校堅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高度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工作,不斷完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提高學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學校配齊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并按照標準核撥專項經費,開設32學時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課,建設1000平米的心理育人陣地,構建了“健康教育、監測預警、咨詢服務、干預處置”四位一體、“學校、學院、班級、宿舍”四級貫通、“教師、學生、家長、醫生、民警”五方協作的心理育人工作體系。學校每學期組織3次心理檢測,每學年開展新生心理建檔,覆蓋率、建檔率、約談率均為100%。 ![]() 師生獲評全國獎項5項,市級獎項2項,教師獲評全國學會“突出貢獻獎”等榮譽。 制度管理與自我管理結合,奏響管理育人協奏曲 學校健全規章制度、完善考核機制,建立健全一整套覆蓋全校所有組織、個體的管理制度體系,將管理育人理念滲透管理工作各流程、全環節,營造育人環境,傳遞育人理念。學生自律委員會使學生自我管理有載體、有保障。開展的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新生入學行為養成挑戰賽、公寓文化節活動等一系列倡導自我管理的文化活動,“挑戰圖書館”“挑戰馬拉松”“挑戰最美寢室”“挑戰最美筆記”、“干凈整潔 我愛我家”樣板寢室創建、“文明公寓 書畫飄香”藝術作品征集……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學生自我管理意識,提升了自我管理能力。 靶向服務與強化供給結合,奏響服務育人協奏曲 提升服務育人質量,關鍵是把解決實際問題與解決思想問題結合起來,提供靶向服務,增強供給能力,在關心人、幫助人、服務人中教育人、引導人。 ![]() 為及時發現具體問題,在關心關愛中為學生提供精準服務,學校連續三年開展走進教室、走進寢室、貼近學生的“兩走一貼近”活動。學校還在每個學生公寓組團設立“一站式”學生社區,輔導員與學生同吃同住,會同學生公寓組團、樓棟、樓層三級網格中的5000名網格員,及時發現、適時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校不斷增強供給能力,提供醫衛、安保、餐飲、能源、物業、維修、文印、收發等校園生活全鏈式服務。記者在重慶科技學院采訪時注意到,校園里經常可以見到戴著紅袖套的學生志愿者身影,他們有的是交通秩序維護者,有的是消防教育“義務兵”,有的是餐飲質量監督員,有的是圖書管理服務員…… 黨委書記黎德龍說,有針對性地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使學生有參與感、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資助濟困與思想教育結合,奏響資助育人協奏曲 資助育人既要有溫度,也要有深度。資助育人既要助人、也要育人,在扶困與扶智、扶困與扶志結合點上提升資助育人實效。 重慶科技學院通過國家資助、學校獎助、社會捐助、學生自助“四位一體”資助模式,構建了“獎、助、勤、貸、緩、減、免、補”等多維度、立體化資助體系。除國家獎助學金外,還設立10余項社會獎助學金和9項校內獎助學金,年均發放校內獎助學金1萬余人次,年均辦理助學貸款3000余人,無一名學生因經濟困難退學、輟學。學校將資助工作與思想教育結合,鼓勵和支持學生利用業余時間參加社會服務、勤工助學和三助一輔活動。積極開展“心光·礪行”“誠信·擔當”資助育人等活動,加強勵志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和社會責任感教育。 組織建設與教育引領相結合,奏響組織育人協奏曲。 學校發揮各級組織的育人功能,增強工作活力、促進工作創新、擴大工作覆蓋、提高輻射能力,推動組織優勢轉化為育人優勢。 建立黨組織職責清單,深入實施高校黨組織“對標爭先”建設計劃,落實師生黨支部結對共建等舉措,推動學校各級黨組織擔負育人育才的主體責任,凝聚育人合力。各類群團組織定期開展群團干部培訓,增強群團干部教育引領和服務師生的責任意識,強化育人紐帶功能。深化學生會、研究生會改革,加強教職工文體社團的組織建設及規范管理,制定師生社團管理辦法,支持各類師生社團開展主題鮮明、健康有益、豐富多彩的活動,推動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研究生會等群團組織創新組織動員、引領教育的載體與形式,更好地代表師生、團結師生、服務師生。 ![]()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