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構建“大思政”格局,全面推進“三全育人”
2022-12-05 14:46? ?來源: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新福建 責任編輯:黃碩思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樹人,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關乎辦學方向、關乎育人根本。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擺在突出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泉州職業技術大學構建“大思政”工作格局,全面推進“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堅持守正與創新相統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堅持一個根本,落實立德樹人 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落實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作為福建省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學校,學校先后制定了《“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建設方案》《進一步推深做實“三全育人”綜合改革實施方案》《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輔導員工作日志制度》《班主任隊伍建設實施辦法》《書院導師管理辦法》《書院導生管理辦法》等,進一步理順工作思路、育人職責、目標要求,建立責任清單。 堅持和完善黨對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領導,學校黨委把思想政治工作列入每年工作重點,定期專題研究;成立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學校“十四五”思想政治工作專項規劃;各級黨組織認真落實主體責任,黨組織書記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責任人,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黨委辦公室組織協調、職能部門分工落實的“大思政”工作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黨的建設和辦學治校、立德樹人全過程。 堅持雙院聯動,促進協同育人 堅持“學院+書院”運行機制,創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施路徑,切實落實德技并修、全人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在學院、書院分別成立黨組織,學院推行“書記”雙帶頭人計劃、書院實行“書記”負責制,學院和書院一體兩翼,相輔相成,雙院黨建聯動,引領人才創新培養。 學院作為專業教學主體,集中精力做好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改革、雙創教育、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社會服務等;書院作為素質教育主體,重點做好學生黨團組織建設、思政教育、社會實踐、行為養成、身心健康、日常事務管理、綜合素質提升等。學院與書院雙軌并行、互為補充,明確各自承擔的職責和任務,設置“學業+思政”雙輔導員機制,共同管理學生為主導,推行“輔導員+”模塊化,專精結合,更加聚焦學生綜合成長。構建“雙院制”協同育人模式,從育人主體、育人時間、育人空間、育人內容、育人載體、育人機制等方面進行多維聯動、協同并進,充分發揮三全育人功能。 堅持三向交叉,強化黨建引領 堅持“董事會、黨委、行政”交叉任職、三向交融辦學治校管理模式。黨組織建設寫入學校章程,學校主要領導加入董事會;黨委書記是董事會成員,董事長是黨委委員,校長是副書記、副董事長,董事會、黨委、行政交叉任職、三向交融,三駕馬車始終保持高度一致,形成強大工作合力。 通過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形成董事會、校黨委、校行政主要領導統一參會、形成共識,凡是辦學治校中涉及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人才使用、重要陣地建設、重大發展規劃、重大項目安排等方面,均經黨政聯席會集體研究決定,有力保證了黨組織在重大事項決策、監督、執行各環節能夠發揮實際作用。完善《深入開展“六掛聯五深入”的實施方案》,強化黨建引領抓手,每個領導干部掛聯一個學院/書院、一位老師、一個班級、一個社團、一間宿舍和一名學生,定期深入課堂聽課、深入班級開會、深入宿舍走訪、開展校企拓崗及與師生談心。 堅持四位一體,突出以生為本 堅持“學校、家庭、社會、企業”四位一體育人機制,樹立一種全新的觀念,切實發揮教育培養人、塑造人的功能,打破學校和社會的界限,以學生為中心,以學校為龍頭、家庭為基礎、社會為平臺、企業為載體,把學校、家庭、社會、企業四個方面力量有機融合起來,形成育人合力。 加強家校聯動,延伸教育觸角,通過建立自媒體互動平臺、給家長的一封信、暑期重點人群家訪、校園開放日以及大型活動家長邀請,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情況,參與學生教育管理,強化教育力量,見證學生成長。 加強校地共融,拓寬育人渠道,通過推動黨團共建、探索“志愿者+社工”高校志愿服務新模式、建立校外思政教育實踐基地、開展主題社會實踐等方式,實現資源共享,讓廣大青年學子在實踐中開闊視野,增長才干。 加強校企合作,聚焦就業崗位,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參與專業建設、課程開發、實訓教學和頂崗實習等,以行業、企業用人需求與崗位能力標準為主,校企共同培養,打通學校到企業的最后一公里,實現育人就業無縫銜接。 學校堅守職業教育本色,緊緊圍繞“健康長壽心靈美、就業創業能力強、造福社會貢獻大”的育人目標,以黨建引領思政教育,通過雙院協同育人模式、建立“校—家—社—企”四位一體育人機制,整合資源,強化優勢,構建了具有校本特色的“大思政”工作格局,以期培養更多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打造職業教育本科“三全育人”樣本。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