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理工大學:聚焦區域發展戰略,推動有組織科研
2025-05-29 17:59:08? ?來源:福建理工大學 責任編輯:付麗寧 我來說兩句 |
近年來,福建理工大學緊緊圍繞福建省重大戰略需求,通過優化學科資源配置、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強化科研平臺建設,持續推動有組織科研,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為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和智力支持。 服務“兩岸融合”戰略,深化南島語族研究 南島語族研究是涉及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重大課題,在傳播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尤其是海峽兩岸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具有深遠意義。學校于2022年4月成立南島語族研究院,是國內第一家在高校設立的南島語族研究院,由鄧曉華教授牽頭組建研究團隊,開展了語言學、人類學、遺傳學、考古學等多學科協作攻關研究。研究院成立以來已連續三年舉辦南島語族學術研討會,被新華社等多家權威媒體報道,在海內外產生積極反響;建成了國內第一家多學科、綜合性的南島語族展示館,采取數字展陳與傳統展陳相結合的方式,面向社會大眾系統地介紹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的科學知識,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突出政治性、科學性、完整性、科普性,為促進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提供學理支持;推出了一批高質量咨詢報告,獲國家部委、省領導批示;獲批了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在內的省級以上項目8項;“南島語族社情民情數據庫”入選福建“社科強省”規劃項目等。 服務“先進制造業強省”戰略,助力智能制造與產業升級 學校充分發揮“大機電”學科群優勢,聚焦智能制造、精確成形、智慧交通等關鍵技術領域,開展產學研協同攻關。2020年6月,學校與寧德市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設立鋰電新能源實驗班,為寧德新能源產業培養“愿意來、留得住、發展好”的新工科人才。2023年4月,學校成立新能源車輛運動控制研究院,并于同年9月揭牌“福建理工大學寧德新能源技術研究院”,由郭孔輝院士擔任名譽院長。研究院與寧德時代、時代電機等企業緊密合作,共建“1+2+3+N”協同創新體系,助力寧德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 此外,學校在機器人、無人機、汽車智能網聯等領域形成研究特色,開發了爬壁機器人、管道機器人等創新成果,并與華中科技大學合作推動福建省首個智能建造示范工地建設,為福建省制造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技術支撐。 服務“數字福建”戰略,推動數字技術與產業深度融合 學校依托“大機電、大土木”學科基礎,聚焦智能制造和智能建造領域,開展技術研發和科技服務。近年來,學校參與了數控一代建設,在機器人、無人機、材料精確成形等方面形成研究特色,并與福建票付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建“景區交易數據要素化文化和旅游部技術創新中心”,2024年11月,成為文旅部首批11家技術創新中心之一。該平臺致力于景區交易數據要素的價值挖掘和消費需求匹配研究,為福建省文旅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持。 同時,學校注重工文結合,將數字元素融入傳統文科,推動數字技術與文化產業的深度融合。依托“福建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設計創新研究中心”等省級平臺,創建“非遺工藝美術研究中心”“e設計中心”“懸魚館”等對外交流窗口,開展“AI+非遺”的研究與社會服務工作,聚焦傳統技藝類非遺數字化基礎研究與應用、非遺敘事研究等關鍵領域,梳理基于AI需求的閩東傳統建筑營造技藝理論體系、閩東家具制造理論體系、畬銀技藝理論體系,與畬銀技藝傳承人林仕元等100余名國家級、省級非遺大師合作持續打造“大師進校園”品牌工程,取得國家社科項目1項、省社科項目9項,為未來建設福建傳統非遺技藝大模型等重點工作奠定一定基礎。 服務“海上福建”戰略,打造海洋科技與文化高地 福建理工大學積極響應福建省“海上福建”戰略,將“大海工”作為新增長極,成立了“智慧海洋與工程研究院”,并依托大機電學科基礎,重點圍繞智慧海洋、海洋智能裝備、海洋測繪等領域開展研究。2023年9月,學校成立了“智慧海洋科學技術學院”,進一步整合校內資源,推動海洋科技與工程的深度融合。2024年11月,學校亮相世界航海裝備大會,聯合主辦海上智能交通發展專題報告會,并承辦首屆福建省大學生智能海洋裝備設計制作大賽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展示學校在海洋科技領域的創新實力。 福建理工大學亮相2024世界航海裝備大會 此外,學校秉持跨學科融合創新理念,大力推動海洋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研究,2024年1月海洋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研究中心獲批福建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為普及海洋知識,培育海洋意識,開設面向全校的公共選修通識課程《認知海洋》,并邀請國內外專家開展多場海洋專題講座;成功舉辦福建理工大學第一屆海洋科普講解大賽,協助舉辦首屆“福建省大學生智能海洋裝備設計制作大賽”,吸引17所高校、80余支隊伍參加決賽,10余家企業參展,30多件科技創新作品亮相海洋裝備博覽會;同時,海洋文化展廳、海洋文獻專題數據庫正在全力建設中,旨在弘揚海洋文化及為海洋文化研究與傳承提供數據支持。 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保護傳統村落與歷史建筑 學校依托建筑學、城鄉規劃學、土木工程等學科優勢,打造了“福建傳統村落與歷史建筑研究中心”和“福建傳統建筑文化與營造科學技術科普基地”,設立了福建省唯一一個“歷史建筑保護工程專業”。近年來,學校牽頭完成福建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140余個,建立了福建省傳統村落和歷史建筑數據庫,主持參與傳統建筑修繕設計和活化利用121處,保留歷史建筑構件2000余件,為福建省歷史建筑保護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持。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福建理工大學將繼續以服務區域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強化有組織科研,深化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高水平創新型理工大學建設,不斷為服務我省高質量發展超越貢獻力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