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的意義,是一束照進裂縫的光——一名受助大學生的成長自白
2025-05-13 14:06:30? ?來源:福建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吳瓊 我來說兩句 |
日前,我們推送了關于做好2025年國家助學貸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償還工作的通知及問答的相關信息,體現了助學貸款政策的溫度和力度。 近期,我們收到一封特別的來信——一名受助學生的“成長自白”。 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4級衛生檢驗與檢疫技術班鄒同學寫下了自己獲得助學金的經歷感悟。一起來看看吧~ 裂縫里的光 暮春的傍晚,圖書館的燈光次第亮起,像一串被晚風吻醒的螢火。我坐在靠窗的位置,面前攤開的書頁上落著細碎的光影,指尖摩挲著紙頁的紋理,忽然想起一年前那個同樣彌漫著花香的黃昏——我攥著大學錄取通知書,站在家門口的茶花樹下,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命運的重量。 那時的家境,像一張被雨水浸透的薄紙,稍一用力便會破碎。父親重病,母親靠著縫紉機前微薄的收入支撐著整個家。高考后的暑假,我幾乎跑遍了縣城所有能打零工的地方,攢下的錢卻連學費的零頭都不夠。夜里,我常盯著天花板發呆,聽著縫紉機“嗒嗒”的聲響,像一列永不到站的火車,載著母親的疲憊和我的茫然,駛向未知的黑暗。 直到那封資助通知書寄到手中…… 我還記得拆開信封時手指的顫抖,仿佛握著的不是一張紙,而是一根救命的繩索。資助金到賬的那天,母親破天荒地買了半斤豬肉,炒了一盤青椒肉絲。油星在鍋里噼啪作響,香氣彌漫整個廚房,她背對著我說:“丫頭,好好念書,別辜負了人家的心意。”我低頭扒飯,眼淚砸進碗里,咸得發苦。 資助的意義,從來不只是金錢的數字,而是一束照進裂縫的光,讓蜷縮在陰影里的種子,終于敢探出頭來生長。 大學的第一年,我像一塊干涸的海綿,拼命吸收著一切知識。清晨六點的自習室,深夜的臺燈下,周末空蕩的教室……我貪婪地啃讀專業書籍,在筆記本上寫滿密密麻麻的化學公式。因為我知道,那些打在卡上的數字,不僅是生活費,更是無數雙托舉我的手——它們讓我不必在兼職和課堂之間疲于奔命,不必因一本昂貴的教材猶豫再三,不必在食堂打飯時永遠只點最便宜的土豆絲。 漸漸地,我的名字開始出現在助學金名單上,在專業競賽的獲獎證書里,在老師贊許的目光中。去年冬天,我參加了學校的職業規劃項目。答辯結束那晚,我獨自走在回寢室的路上,雨滴簌簌落在肩頭,忽然想起一年前那個連PPT都不敢做的自己。原來,資助給予我的不僅是繼續學業的機會,更是一種“被允許優秀”的底氣——它讓我相信,貧窮可以是一道疤痕,但絕不會是枷鎖。 如果青春有形狀,我的大概是一株向陽生長的植物——曾經匍匐于泥土,卻因一縷光的垂憐,得以挺直脊梁,觸摸天空。 窗外的暮色漸濃,合上書頁時,封底燙金的校徽在燈下微微發亮。我想,這就是資助最美的意義——它讓一個險些墜落的夢想,重新有了翅膀的重量。 (供稿: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