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輩互助!福建醫大學子在勤工營學非遺、練技能,就業底氣直接拉滿
2025-04-29 15:52:50? ?來源: 責任編輯:張敏 我來說兩句 |
近日,由福建醫科大學學生工作處舉辦的“勵學成長坊”之勤工助學技能提升營圓滿落幕。本次活動聚焦學生綜合素質提升,開設閩南茶文化、非遺刻紙、文獻檢索、WPS辦公技巧、DeepSeek智能工具應用五門課程,通過“文化浸潤+技能提升+科技賦能”三維育人模式,為百余名參與學子鋪就了一條知行合一的成長之路。與以往不同,本期提升營的閩南茶文化、非遺刻紙課程均由學生擔任“小老師”,朋輩互助的教學模式成為最大亮點。 “學生教學生”:讓非遺“活”起來 在閩南茶文化體驗課上,來自福建農林大學的郝韻智同學,身著素色茶服,手執紫砂壺,現場演示傳統茶藝,從燙杯、納茶到沖泡、分茶,動作行云流水。學生們圍坐茶席,品嘗鐵觀音、大紅袍、茉莉花茶等名茶,學習“茶禮”背后的待客之道?!耙郧爸恢篮炔杞饪?,現在才明白茶文化里藏著做人的道理。”基礎醫學院大一學生王同學感慨。 在非遺刻紙教室內,剛剛獲評學?!扒诠ぶ鷮W之星提名獎”的李慧雅同學手把手指導同學們握刀技巧。刻刀游走處,紅紙翻飛間,一幅幅生肖圖案漸次浮現,傳統非遺技藝在青年學子的指尖煥發新生。臨床醫學專業的李同學刻壞三張紙后終于完成作品:“刻紙需要耐心,每一刀都不能急躁。這和在實驗室做精密儀器的態度很像?!眳I同學表示,刻紙不僅鍛煉了專注力,更讓傳統文化從書本躍入指尖,喚醒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自覺。 技能實訓場:為學業就業“添底氣” 針對學生勤工助學和科研需求,提升營設置多門“干貨”課程。文獻檢索課堂上,來自圖書館的管鳳貞老師以《數字化口腔修復關鍵技術體系的構建與應用》項目為例,系統地指導關鍵詞優化策略、學術數據庫檢索邏輯及館藏資源深度應用方法,通過構建系統性檢索思維切實提升了同學們的科研效率?!霸瓉怼W’還能這樣用!”一名學生課后立即用剛學的技巧查到了急需的外文資料。 “按住Ctrl+Shift+L,三秒高效篩選數據!”在WPS課堂上,來自金山辦公的劉云鳳老師將WPS課程設計成“實戰演練”,深入解析AI生成文檔、表格及PPT的核心操作技術,結合企業級案例現場演示云端協作與數據分析功能,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模式,使參營的同學們掌握智能辦公工具的前沿應用。曾因Excel操作不熟練錯過勤工崗位的趙同學,如今已能熟練制作動態考勤統計表。她展示著為某個用工單位整理的數據,表格中顏色標記的重復字段一目了然:“上周憑借這個技能,我成功應聘了學校的臨時勤工崗位?!?/p> DeepSeek智能平臺操作課則揭開AI工具的神秘面紗。來自福建省數字經濟促進會·人工智能專委會副主任、秘書長兼海峽職工三創中心特聘AI導師黃進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專題講座。本次課程以DeepSeek大模型為核心,系統講解智能文檔處理、數據可視化分析及AI海報動畫制作等實用技能,通過“科技賦能勤工助學”的實戰教學,帶領學生探索AI工具的神奇魅力。“昨天不可能的,今天或許有可能;昨天絕對不可能的,明天或許有可能。”黃進老師以金句勉勵學子打破思維定式,用創新思維擁抱變革?!斑@不僅是工具教學,更是打開新世界的大門!”學員們課后感慨良多。通過系統學習,他們不僅掌握了高效處理勤工事務的方法,更積累了未來職場競爭的“硬核技能”。 從“輸血”到“造血”:受助者變身助人者 朋輩教學讓我們看見成長的雙向奔赴,擔任刻紙的授課老師,曾經是受助對象。15幅刻紙作品、5組茶藝表演,60余份電子學習筆記……這些成果不僅是技藝傳承的見證,更折射出學校創新資助育人體系的深刻變革。從“解困助學”到“賦能成長”, 從“技藝傳授”到“精神浸潤”,學校以朋輩引領為紐帶,構建起“解困—育人—成才—反哺”的閉環育人生態?!靶∠壬眰円酝g人的視角解鎖傳統文化密碼,用青春語言讓非遺技藝煥發新生;學生在“學—教—創”的實踐中實現能力躍升,從受助者到傳承者的身份轉換中培育文化自信。這種模式不僅破解了傳統技藝傳承的難題,更在潤物無聲中實現了價值引領與精神塑造。 據悉,該校自2021年以來實施“勤工助學質量提升計劃”,每年舉辦2場“勤工助學技能提升營”,創新“必修+選修+問卷反饋”課程模式,17類課程內容有效賦能千余名勤工助學學生,實現課程供給與學生需求的“雙向奔赴”,有效促進了學生職業技能與綜合素質雙提升,為培養全面發展型人才探索出新路徑。 (供稿:福建醫科大學)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