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英華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蘭天金:傳承“英華四愛精神” 落實資助育人工作
2023-06-12 17:30:37? ?來源:福建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李晨曦 我來說兩句 |
編者的話 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結合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學校學生資助工作如何科學謀劃、如何進一步提質增效,在資助育人中閃現亮點?福建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與海峽教育報共同打造“黨委書記談資助”欄目,本期專訪福州英華職業學院黨委書記蘭天金。 傳承“英華四愛精神” 落實資助育人工作 ——訪福州英華職業學院黨委書記 蘭天金 ■ 本報記者 林密 通訊員 張偉 閩水湯湯,閩山巍巍。 位于閩侯荊溪的福州英華職業學院,前身為1881年清末由校友捐資籌建的“英華齋”,資助育人工作有著深厚的歷史沉淀。 百年已逝,校風猶續。學院黨委書記蘭天金告訴記者,如今,學院秉承“愛教育如生命,愛學校如家庭,愛同事如手足,愛學生如子女”的“四愛”育人理念,全面落實黨和國家的資助政策,著力資助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培養學子健全人格。 蘭天金說,學院突出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持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完善精準資助體系,不斷提升資助育人工作水平。立足學院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將關愛學生、服務學生、教育學生貫穿于學院資助工作的全過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強國建設人才。 完善資助體系 確保資助工作落實到位 做好學生資助工作,制度設計是關鍵。蘭天金介紹,學校一直以來注重優化制度設計,切實增強資助工作組織保障。制定并完善各項資助政策,分類施策,精準施策,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 一是完善“四級”資助工作機制。學院成立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各二級系部成立系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小組,各班級成立以學生干部和普通學生代表組成的班級工作組,負責班級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和其他相關學生資助評議工作,逐步形成了學校—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系部—班級四級資助工作機制,匯聚全院上下各級合力,確保各項資助工作及時落實到位。 二是搭建資助架構。建校以來,學校逐步形成了以各類獎學金、各類助學金、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勤工助學、臨時困難補助、學費減免、參軍入伍學費補償(助學貸款代償)、新生綠色通道的學生資助工作體系,通過各類助學金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基本的學習生活,通過各類獎學金進一步擴大資助面,更好地發揮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勤工助學使學生主動受助,用自己的勞動擺脫困難。 三是健全資助管理制度。在同類院校中率先出臺《福州英華職業學院征兵工作經費使用管理辦法》《福州英華職業學院學生資助通訊員管理辦法》《福州英華職業學院學生臨時困難補助辦法》《福州英華職業學院優秀學生招收資助辦法》等多項學生資助相關實施辦法,確保國家和省里的各項資助政策宣傳到位、執行到位、落實到位。 扎實推進資助工作 及時解決學生困難 近年來,學院不斷把資助工作做細做實,通過簡化助學金發放流程,第一時間把助學金發放到學生手上,2022年,學生通過“福建助學app”申請,經過系部審核,學院審核審批,共確定貧困學生949人次,發放助學金1663100元,及時解決學生的困難。“民辦高校經費確實存在困難,但資助經費一定要落實到位,針對民辦高校的特點,有效地開展學生資助工作。”蘭天金說,“要讓英華學生不會因為家庭困難而輟學,讓學生感受到英華大家庭的溫暖。” 一是開展資助“三行”活動,做好困難情況精準摸底。利用寒暑假時間,通過線上和線下家訪相結合的方式集中開展“家校關懷萬里行”“資助政策鄉村行”“金融知識校園行”活動。通過家訪活動將“精準資助”工作延伸到學生家中,將溫暖與政策送到學生手中,每年累計走訪30多戶貧困生家庭,有效獲取學生資助的第一手資料,建立家校聯系網絡,為更好地做好精準資助工作奠定基礎。 二是解決新生實際困難,做好暖人心工作。為確保家庭經濟困難新生順利入學、安心學習、正常生活,學院開辟了新生入學“綠色通道”為新生提供了緩交學費、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勤工助學以及國家助學金、大學生醫保等政策咨詢服務,普及金融知識安全宣傳。同時還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發放“新生愛心大禮包”,為讓學生在學校感受到家的溫暖,學校每年在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為學生準備了豐富的文娛活動,開展慰問座談活動,了解學生的困難與訴求,學校領導還為外省籍困難學生家庭發放路費補助,每年累計補助30余人。 三是設立專項補助,解決學生燃眉之急。針對新生入學,學院設立優秀學生資助金,每學年共計發放8萬多元,為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學子解決了因學費導致的上學難問題。因災遭遇困難的學生渡過難關,個別學生突發臨時家庭變故的,學校也及時了解情況并發放臨時困難補助金,切實解決學生的燃眉之急。為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公考、考級、考證、專升本、面試等,學校出臺了校級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就業補助金管理辦法,為達到畢業條件的普通全日制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低保家庭(含特困人員)和家庭經濟困難殘疾的學生發放就業補助金。同時,為更好地推進家庭經濟困難畢業生求職應聘,2022年學校為困難畢業生發放求職創業補貼共計23.4萬元,幫助他們解決求職創業困難,實現順利就業。 創新資助育人形式 推進發展學生綜合素養 談到資助育人,蘭天金認為,切實做好家庭經濟困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本著“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經濟資助與育人相結合,既在經濟上幫助他們、生活上關心他們,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引導他們、精神上鼓舞他們,心理上撫慰他們,引導他們自強成才。 學院在做好學生資助工作的同時,更加注重立德樹人,不斷加強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思想教育和正向引導,全面提升其綜合素養,全力促進其成長成才。 一是搭建資助育人平臺,提升資助工作實效。學校積極搭建實踐平臺,努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設立了多個校內勤工助學固定崗位及臨時崗位,涵蓋了護校隊、新媒體中心、食堂管理助理、日常行政工作助理、圖書館管理員助理、學生宿舍管理員助理等領域。并定期舉辦“熒光夜市”活動,為困難學生搭建勤工儉學平臺,不出校就可以通過夜市擺攤,自食其力緩解困難,在規范管理好校內勤工助學崗位的同時,學校積極擴展校外勤工助學崗位,與福州市科技館共建勤工助學崗位,引導家庭經濟困難同學通過自身勞動,發掘自身潛力,緩解家庭經濟困難,也進一步培養學生崇尚勞動、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 二是創新資助育人形式,助力受助學生成長成才。學校每年定期開展資助育人系列教育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扶志”與“扶智”活動,將勵志教育、誠信教育、感恩教育、責任感教育、實踐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受助學生自信自強,成長成才。例如開展“資助我來答”知識競賽活動、“資助我來繪”明信片制作活動、“資助我來寫”征文競賽活動、“資助我分享”資助故事分享會、資助助力夢想 感恩回饋社會以及勵志校園·感動英華”十佳學生評選等活動,教育學生樹立夢想、學會感恩、重諾守信;開展“金融知識進校園”金融知識安全教育活動等主題教育活動,教育學生提升金融安全意識;鼓勵困難畢業生應征入伍、面向基層就業,開展一對一就業指導、考研指導、心理輔導等,引導他們做好規劃、增強自信,提高就業與升學競爭力。 三是發揮榜樣力量,營造資助育人良好氛圍。學校充分發揮“福建省學生資助志愿者服務聯盟—福州英華職業學院”作用,將受助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納入資助隊伍,在微信公眾號、學院官網開通“榜樣力量”專欄,專題宣傳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學生的勵志故事,以同學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充分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激勵身邊同學克服困難、戰勝逆境、向上向善。持續開展“勵志校園·感動英華”十佳大學生評選、“中國大學自強之星推選”活動,連續三年學院學子陳瑜、黃海龍、蔡桂婷獲評“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在學生群體中起到了良好的榜樣示范引領作用。 (學校供圖)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