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學院學工處黨支部:用“學習百講”明理增信,助力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1-07-14 15:55? ?來源: 責任編輯:夏慶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作為第二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閩江學院學生工作處黨支部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持立德樹人,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初心,力求“以講為器傳真知,以行踐知耀黨旗”,持續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百講”品牌活動。該活動以“輔導員立德樹人宣講團”和“大學生理想信念宣講團”為抓手,以積分制和課程群建設為依托,堅持理論宣講、成長分享與自學自測相結合,分層分類為全校近2萬名學生開展了近400場宣講,開發了76門新思想理論宣講課程和103門新思想成才分享課程,推出了12個思政精品微課,不斷健全故事化的思政特色課程體系,幫助學生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大腦、用榜樣示范啟發思考、以朋輩浸潤引領思想,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閩江學院“學習百講”宣講活動(圖片來源:閩江學院) 選優配強團隊,確保“百講”組織有保障 為確保宣講隊伍導學有力,學工處黨支部從輔導員隊伍中選拔思政工作骨干組成“輔導員立德樹人宣講團”。從校、院團學組織中選拔優秀學生干部組成“大學生理想信念宣講團”。根據專業類別、宣講主題進行遴選和分組,為各宣講小組安排指導老師,邀請校內外經驗豐富的思政教學名師圍繞演講技巧、宣講禮儀、課程選題、素材凝煉等內容,開展宣講輔導培訓。通過“預授課”模擬宣講等集體備課方式,邀請專家點評指導并審核課程內容,提升宣講質量,確保“百講”組織有保障。 輔導員“立德樹人“”宣講團與大學生“理想信念”宣講團(圖片來源:閩江學院) 研發校本課程,確保“百講”內容有質量 “輔導員立德樹人宣講團”成員緊扣時政熱點,圍繞“獻禮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弘揚偉大抗疫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等主題,加強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同時,結合學生成長需要,設計研發主題教育課程,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話語體系”來講明、講深、講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思想內涵、理論意義、實踐價值,將枯燥的“理論說教”轉化為學生喜聞樂見的“審美語言”,用講故事、舉事例的方式敘事明理,用通俗易懂的話語為學生解惑釋疑。“大學生理想信念宣講團”成員結合身邊榜樣的勵志成長故事和學習感悟,設計主題分享課,引導學生明確理想信念,科學做好人生規劃,有效提升了宣講的親和力和感染力。目前,“學習百講”宣講團正積極籌備習近平總書記來校考察調研重要講話精神及黨史學習教育相關主題宣講。 宣講團集訓研討(圖片來源:閩江學院) 構建評價體系,確保“百講”學習有要求 結合閩江學院第三課堂評價體系,建立課程超市。根據課程內容設置不同必修和選修積分,將“學習百講”課程設置為必修課并獎勵第三課堂積分,同時鼓勵各學院結合學生特點自主設置選修課程,邀請本單位專任教師、思政干部和學生骨干開展宣講,精心組織本院學生參加學習、撰寫心得、宣傳先進典型,形成“學習百講”學院特色課程體系。印發《第三課堂新生成長與服務手冊》,要求新生以班級為單位自主選擇活動課程,完成“主題課程、分享課程和特色課程”三個模塊的學習,并將學習筆記記錄在手冊中,學期末由班級、輔導員和學院共同考核,評選優秀學員。 第三課堂學習成長手冊(圖片來源:閩江學院) 夯實自學自測,確保“百講”測試有平臺 探索“支部引領、科室指導、學院助推”運行機制,以“宣講+測評”的形式對學生進行領學、促學、督學,進一步增強學生學習新思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依托易班平臺,充分運用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開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在線學習測試平臺,實施學生自主學習計劃。各業務科室充分利用“輔導員培訓班”“學生年級大會”開展學習培訓,指導思政干部和學生用好“在線學習”,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懂弄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學習百講“宣講現場(圖片來源:閩江學院) 健全激勵機制,確保“百講”學習有成效 通過查閱《第三課堂新生成長與服務手冊》、組織學習考核鑒定、宣講學生代表經驗分享會等形式,及時檢測“百講”成效和學生學習實效。組織各學院根據學生選課學習成果評定積分獎勵等級,給予學生第三課堂相應積分獎勵,并推評“優秀學員”。及時召開學員代表、宣講員代表學習分享會,總結經驗成果、查找存在不足。對優秀宣講員頒發榮譽證書,并在綜合測評和第三課堂量化考評中給予相應的積分獎勵,在年度工作考核和評優評先中優先考慮輔導員立德樹人宣講團成員,為深入推進新思想“大學習”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組織保證。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