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貞禮:不忘教育初心 牢記資助使命
2019-11-01 21:57:00? ?來源:海峽教育報 責任編輯:大學城頻道趙海霞 我來說兩句 |
龍巖是福建省脫貧攻堅主戰場,“老、少、邊、窮”曾是龍巖的代名詞,貧困人口曾占全省的四分之一。龍巖市現有各級各類學校1191所,在校學生49.2萬人,各類貧困學生約有8.16萬人,其中全市11.34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群中有1.83萬建檔立卡在校學生。 “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教育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途徑。近年來,龍巖市教育局聚焦教育最薄弱領域和最貧困群體,圍繞“政策落地、因貧施策、主動作為、諾而有信”的思路,以“就學資助到戶幫助一批”為抓手,扎實做好教育領域精準扶貧,切實減輕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上學的經濟負擔,為全市打贏脫貧攻堅戰役貢獻了教育人的力量。2017年,龍巖市教育局被龍巖市委、市政府授予“脫貧攻堅成績突出掛鉤幫扶單位”稱號;2018年又獲得龍巖市委、市政府“龍巖市脫貧攻堅先進集體”表彰。近日,龍巖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邱貞禮接受了《助學專刊》記者采訪。 龍巖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邱貞禮近照 受訪者供圖 “學生資助是幫助有學齡子女貧困家庭穩定脫貧、高質量脫貧的重要手段,讓閩西每一位學子能上學、上好學、助成才是龍巖教育人的初心和使命。”邱貞禮副局長告訴記者,這不斷激勵龍巖教育人圍繞脫貧攻堅,資助主動作為,在完善就學保障機制、創新營養改善模式、全面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打造多元化學生資助體系等多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擴展延伸 建立就學保障機制 “龍巖是福建省脫貧攻堅主戰場,貧困人口數量多。在全面認真落實國家、省各項資助政策的基礎上,還需結合我市教育實際,以‘政策覆蓋不留死角,政策實施不落一人’為落腳點,將上級資助政策進行延伸擴展。”邱貞禮副局長介紹,目前,龍巖建立“五個機制”就學保障措施。 這五個機制分別是,建檔立卡學生就學幫扶機制、市外就讀建檔立卡學生補助機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在園幼兒補助機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義務教育適齡殘疾學生就學幫扶機制、撤點并校學生寄午餐伙食費補助機制。 2016年,龍巖市脫貧攻堅戰役打響后,市教育局經過充分調研、分析,將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資助作為提升資助水平的突破口,出臺了建檔立卡等貧困學生專項幫扶機制。一方面對學前教育階段資助進行提標擴面,凡學前教育低保家庭(含特困救助供養)幼兒、孤兒、殘疾幼兒、烈士子女、優撫家庭子女助學金,由原來每生每年2000元提高到3000元,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入園幼兒按最高檔每生每年3000元予以資助;另一方面對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在本(專)科高校就讀期間實行疊加資助,除享受原來資助政策外,再給予每人每年2000元的學費資助。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全市建檔立卡等貧困學生專項資助財政共投入2213.58萬元,惠及建檔立卡等貧困學生1.65萬人次。 “需要資助的家庭和學生情況復雜多變,在政策實施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哪里有遺漏和不足,就在哪一塊下功夫,補齊補足。”邱貞禮副局長說,市教育局發現我省資助政策是依據學籍進行資助的,龍巖市出臺市外就讀專項資助政策,對無法在就讀學校享受當地資助政策的貧困學生,由學生戶籍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統籌解決,給予資助。 為了解決部分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幼兒在無證幼兒園就讀而無法享受學前教育“政府助學金”的問題,龍巖市在積極引導并幫助貧困幼兒到有辦園許可證幼兒園就讀外,對這些貧困在園幼兒,由幼兒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參照市級出臺的學前教育“政府助學金”資助標準,由鄉鎮按每生每學年3000元的標準打卡到戶,確保貧困家庭在園幼兒教育資助“一個不漏”;針對義務教育適齡殘疾兒童(少年)的就學幫扶,市教育局每學期對這些學生的入學情況進行摸底排查,建立臺賬,因戶施策、因人施策,引導他們到普通義務教育學校隨班就讀,或到普通學校特殊教育班、特殊教育學校就讀,或送教上門、提交緩學申請等多種方式,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龍巖還對山區因撤點并校而統一到中心校或相對集中地學校學習的學生,參照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寄宿制學校中建檔立卡、低保家庭學生寄午餐學生營養補助標準,給予寄午餐伙食補助(每生每年5元營養午餐補助,全年按200天計算,每生每年營養餐補助1000元)。 “‘五個機制’的實施,建立長效、常態工作機制,將資助經費列入市、縣兩級財政經費預算,真正讓脫貧攻堅的好鋼用在刀刃上,使學生資助工作的好政策落到關鍵處、重點資助對象得到大實惠。”邱貞禮副局長介紹,在全方位政策體系支持下,2016年至2019年9月,龍巖市共發放各類助學資金達7.42億元,惠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65.63萬人次,做到“不讓一個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確保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位,幫扶進到家,資助落到點。 不斷探索 創新營養改善模式 “課間一杯奶、一個蛋、一塊面包,以課間營養餐為契機,帶動學校內涵建設全面提升。這是龍巖正在探索的可推廣、可復制的農村學校課間營養餐模式。” 邱貞禮介紹,2014年7月,由朱镕基同志捐贈其全部著書版稅成立的實事助學基金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長汀縣列為實事助學基金會第二個援助項目實施地,為長汀縣四都中學、涂坊河甫小學、策武陳坊小學、古城南巖小學、濯田東山小學5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800多名學生實施課間營養餐,并添置更新部分學生課桌椅,改善學生生活、學習條件。該項目在龍巖實施四年多來,取得顯著成效,深受群眾歡迎。截至2019年3月,5所項目校共獲實事助學基金會學生課間餐資助資金304.5萬元,受益學生達69萬多人次。 2017年1月,為弘揚實事助學精神,提升龍巖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水平,龍巖在全市范圍內試點開展課間營養餐拓展工作,將課間餐的“長汀模式”推廣到全市38所學校。兩年來,累計投入資金763.2萬元(不含長汀5所項目校),試點學校學生的身體素質明顯增強,學校內涵建設得到全面提升,形成課間營養餐拓展項目“二三四五”工作模式。 “二”即從組織和資金上提供“兩個保障”,推進課間營養餐持續開展;“三”指從縣級層面、學校層面、食堂層面、強化“三個層面”,促進課間營養餐提質增效;“四”指做好日常監督清單、專項監督清單、整改清單、化解清單等“四個清單”,強化課間營養餐督改并進;“五”是確保食品采購安全、配送安全、儲藏安全、加工安全、食用安全“五個安全”,推進課間營養餐精細管理。 龍巖市教育局召開資助工作新聞發布會。受訪者供圖 強化擔當 全面履行監督檢查職責 “如何把教育扶貧工作做細做實做好,我局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紀委關于開展‘1+X’專項督查助推精準扶貧工作的要求,將精準監督列為教育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精準扶貧與精準監督齊抓共管,強化監督檢查,在‘責’上謀實效。”邱貞禮副局長介紹,龍巖市采取上下互動、部門聯動、合力推動等措施,將監督檢查滲透到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及高等教育全領域,每年開展一次全市性的監督檢查。做到在教育扶貧對象確認上精準到位,資金使用上安全可靠,工作程序上規范完整。 每學期開學資助督導,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龍巖市將“落實學生資助政策情況”列入每學期對縣(市、區)教育局、市屬學校開學督導內容之一,對各被督導單位落實國家資助政策情況、資助政策宣傳到位及是否有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進行重點督導。督導過程中,對各學校的開學資助政策是否落實到位,“綠色通道”是否暢通、是否存在亂收費的行為進行重點檢查,破解貧困學生入學難的問題,確保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順利入學。每學年開展一次學生資助專項治理。如2017年開展 “1+X”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專項督查;2018年開展義務教育階段營養改善計劃專項治理;2019年開展高中階段學生資助經費管理使用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龍巖市教育局還將教育精準督查與市委“大督查大落實”脫貧攻堅季度專項檢查緊密結合,每個季度抽調市、縣兩級學生資助干部全程參與督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查看有關單位、鄉鎮、村兩委關于教育精準扶貧工作宣傳、落實情況。同時通過隨機抽查的方式,每個縣抽查兩個鄉鎮,每個鄉鎮抽查兩個村(其中一個為貧困村)進行調查,通過對貧困戶家庭的隨機訪談,掌握了教育精準扶貧的總體情況,確保了教育精準扶貧應助盡助。 邱貞禮副局長說,2018年以來,市、縣兩級教育行政部門開展各項教育精準扶貧督導、督查共計20多次。針對督查發現的問題,立即開展整改,并建章立制,建立長效機制,將教育惠民政策落地、落實。與此同時,加大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堅持“一案三查”,對教育扶貧領域發生的人和事,追究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對相關問題線索,緊抓不放,做到有錯必究、有責必問。 拓寬渠道 打造多元化學生資助體系 “教育扶貧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們持之以恒地堅持,也需要全社會的關心支持。在加大各級政府財政投入的同時,我市還積極引導和組織社會各界參與到捐資助學中來,拓寬社會捐資助學渠道,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積極打造多元化學生資助體系。”邱貞禮副局長深有感觸地說。 如今閩西大地已掀起了一股社會捐資助學的熱潮,涌現出李新炎慈善基金會、黃仲咸教育基金會、陳景河教育基金會等公益助學機構,還有龍巖市“春雷圓夢·助學計劃”、“希望工程·圓夢行動”、“紅土同心·光彩助學”、龍巖總工會“金秋助學”等公益助學活動,幫助眾多貧困學子能上學、上好學、助成才。據不完全統計,龍巖市社會團體、個人成立的有一定規模的教育慈善基金會達56個,政府、團體舉辦的長期性大型公益助學活動10個,無論社會資助活動數量還是資助資金規模呈現年勝一年的態勢。2014年以來,龍巖市社會捐資助學累計資金達1.6億多元,資助貧困學生11.3萬多人次,捐資助學成為閩西大地新的“和諧之風”。 “今年是脫貧攻堅的關鍵之年、沖刺之年。”邱貞禮副局長說,“要把學生資助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發揮學生資助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堅決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要進一步壓緊壓實各縣(市、區)教育局、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脫貧攻堅主體責任,體現龍巖教育擔當,把教育扶貧政策扎扎實實落地、措施實實在在落實,牢記初心,不忘使命,確保教育扶貧政策不留死角,資助不落一人,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役貢獻龍巖教育力量。”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