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學生資助及教育扶貧在線監管培訓會舉行
2019-09-02 19:24:17? ?來源:福建學生資助 責任編輯:趙海霞 我來說兩句 |
海峽教育報訊? ▲《福建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試行)》發布; ▲福建省《關于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的通知》發布; ▲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省所有學段開始使用全國資助管理信息系統。 …… 面對這些新情況,新政策,學生資助工作者應該如何應對?近日召開的全省學生資助工作會議就此作了解答。 8月27日至28日,福建省2019年學生資助及教育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系統業務培訓會在漳州市云霄縣舉行。福建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張春生出席會議并講話,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萍主持會議,省教育廳財務處杜靜秋通報全省教育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系統運營情況。漳州市教育局副調研員郭逸標致歡迎詞,云霄縣教育局局長方妙秦應邀參加會議。福建省各設區市學生資助工作負責人,各市縣(區)教育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系統負責人,各市縣(區)學生資助工作負責人、系統管理員、省屬中職、中小學校學生資助工作負責人,各設區市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學生資助工作負責人等參加會議。 此次培訓會內容豐富,安排緊湊,針對性、實用性強,既有工作部署、政策解讀,又有相關應用系統的專業培訓,此外還有學生資助工作典型經驗介紹。參會人員紛紛表示,不虛此行,受益匪淺。 工作部署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是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前一年,學生資助工作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下階段,應該如何進一步提升學生資助業務水平,推動我省學生資助事業更好發展?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張春生在培訓會上做了再動員再部署。 要用好用足全國資助信息系統。為了進一步提升學生資助規范化、科學化水平,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陸續部署上線了“全國資助管理信息系統各個學段資助子系統”,我省也進行了全面的部署和培訓。省系統已經于6月份完全關閉,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全省所有學段均使用全國資助管理信息系統。近年來,我省學生資助工作快步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多個方面的成績居于全國前列。各級各單位積極主動做好各項工作,把系統應用水平提升到與我省學生資助整體工作相對稱的狀態,有效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要不斷提升精準資助水平。一是要高度重視教育精準脫貧工作。各地要認真及時準確地用好我省信息比對平臺,確保建檔立卡等學生資助全覆蓋。同時,要做好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平臺的數據上傳工作。二是要做好貧困生認定工作。去年開始,我省在高校全面啟用了學生家庭經濟情況量化測評系統,對學生的家庭經濟狀況進行量化評估認定,取得了良好成效。從今年秋季學期起,量化認定工作將推廣至高中階段。各級各單位要增強信心,共同把這個平臺的應用掌握好、使用好。三是要抓好義教“一補”政策的落實。從今年秋季學期起,我省對義教“一補”政策進行調整,補助的范圍、標準和辦法都發生很大變化,希望與會人員利用本次培訓機會,學懂弄通搞明白,回去后全面開展二級培訓,把惠民政策落實好。 要鞏固提高資助標準化建設水平。近日,教育部、財政部因應形勢的發展,提出了進一步規范學生資助工作的要求,把資助規范化建設作為常態化的要求一以貫之。這與我省推進各級資助中心標準化建設的目標一致。希望各級各地資助工作者一定要認清形勢,把握機會,認真學習先進單位經驗,結合本地實際,扎實做好鞏固提高工作,努力把學生資助工作辦成讓黨放心,讓群眾暖心的事業,確保資助政策落到實處,幫助千千萬萬暫時處于困境的學子,享有公平教育和人生出彩的機會,用更優異、更顯著的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福建省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系統由福建省紀委監委指導、省財政廳牽頭,會同省農業農村廳等11個扶貧(惠民)資金主管部門建設,省教育廳對23個省級扶貧開發重點縣教育扶貧補助資金、少數民族學生助學金、學前教育政府助學金、普通高中國家助學金、中職國家助學金等5個項目列入系統監管,實現了資金分配下達情況全流程在線監管,以精準監督助推精準扶貧。 培訓會上,省教育廳財務處杜靜秋介紹了福建省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系統的項目建設基本情況及主要成效,并對進一步加強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提出了以下幾點要求: 高度重視。加強教育扶貧(惠民)資金監管是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資金分配更加公開、公平、公正的重要手段,也是全民參與監督的有效途徑。各地要高度重視,切實提高對教育扶貧(惠民)資金監管重要性的認識,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擔當,推進落實教育扶貧(惠民)資金高效運行。 健全機制。2019年7月,福建省財政廳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通知,對相關工作提出具體要求,各地要認真組織學習,了解掌握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系統建設的目的、意義以及具體要求,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機制,明確到崗到人,要加強與財政部門配合,確保教育扶貧(惠民)資金在線監管工作落到實處。 提高數據精準水平。要及時填錄教育扶貧(惠民)資金撥付相關數據信息,加強日常監管,及時進行預警信息的處置與反饋;要保證資金分配發放數據、補助對象身份信息、補助項目信息等錄入的準確性;要實時關注外網數據更新變動,及時更正內網數據信息;要杜絕個人敏感信息外泄,確保學生信息安全。 強化資金使用績效。要嚴格規范資金管理使用;要依托在線監管平臺系統,盯緊重點薄弱環節設置的風險點強化監控;要樹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理念,建立健全教育扶貧資金績效評價機制,加快支出進度,提高教育扶貧資金效益;要建立檢查監督機制。針對教育扶貧(惠民)資金監管薄弱及重點環節,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結合日常監管、督導督查、專項調研等工作,以強化政策落實和資金安全為重點,督促各項責任落實,鞏固提升教育精準扶貧成果。 政策解讀 《福建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試行)》 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李萍介紹了《福建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辦法(試行)》的出臺背景、起草過程、主要內容以及亮點特點,并就大家關注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了答疑。 《辦法》的亮點與特點主要體現在—— 1、堅持與時俱進。教育部等6部門出臺的《指導意見》是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前印發的。2018年機構改革后,新增或調整了與家庭經濟困難等特殊人群工作有關的職能部門,如軍人、公安民警、消防救援人員中應享受教育優待家庭子女的認定,我省《辦法》增加了退役軍人事務廳等三個部門。 2、突出問題導向。《辦法》共7章21條,基本針對當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認定的職責分工、機制、方式等問題,進行厘清和確定。 3、力求無縫銜接。統籌考慮不同教育階段、不同群體、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特點和我省原有資助政策的銜接問題,確保家庭經濟困難認定辦法適用各級各類學生,并保持政策的延續性。如《辦法》第二條關于幼兒園的表述就沿用了我省關于學前教育資助政策的相關規定,保持了政策的延續,避免出現反彈。 4、確保不留漏洞。《辦法》對于以往認定過程中不精準、不科學的問題,創新提出認定方法和工作機制,確保政策不留漏洞,認定科學精準。 5、重在惠民便民。《辦法》根據教育部《關于取消一批證明事項的通知》(教政法函〔2019〕2號)取消了關于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蓋章的規定,運用我省精準資助課題研究及大數據建設成果,創新開發科學適用認定方式及相應認定工具,讓政府部門內部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更加方便學生和家長。 6、強調立足省情。我省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精準認定方面做了許多有益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如2017年開發的“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比對平臺”,2018年啟用的“福建助學”APP,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實行量化評估認定,實現資助對象的精準認定和校域內資助資源的科學配置。《辦法》立足我省實際,吸納了我省已有的創新舉措和有益經驗,形成了具有福建特色的認定辦法。 《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 省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省學生營養辦副研究員鄭永紅解讀《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福建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8-2020工作方案》。 據介紹,近日,福建省財政廳和福建省教育廳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的通知》。通知就該政策的名稱、補助對象、標準和方式等方面的內容作了進一步調整和完善。 1、政策名稱:福建省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政策“城鄉義務教育公辦寄宿制學校中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補助生活費”政策調整為“義務教育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補助生活費”。 2、補助對象: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含城鄉公、民辦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包括建檔立卡學生、低保家庭(含特困人員)學生、孤兒或殘疾學生、烈士或優撫家庭學生等四類學生。 3、補助標準:對以上四類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中的寄宿生,按年生均小學1000元、初中1250元的標準發放生活補助;非寄宿生按年生均小學500元、初中625元標準發放生活補助。 4、補助方式:由各市、縣(區)教育(學生資助)部門委托商業銀行,實行按學期集中支付,直接發放到學生(或學生監護人)的個人銀行卡,具體工作流程參照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財政廳、中國人民銀行福州中心支行《關于做好普通高中和少數民族學生國家助學金集中支付工作的通知》執行。 《福建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 鄭永紅介紹道,2018年初,我省印發了《福建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按照"政府主導、試點先行、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原則,在保障食品安全和資金安全的基礎上,完善和推進全省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不斷提高學生營養健康水平。 到2020年,建立健全各級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及其辦公機構,配齊配足工作人員,建立健全“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協同監管”的食品食材采購管理制度、監督制度和考核獎勵機制,健全檔案管理,建立可支持移動終端應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統,提升食育科普和營養監測水平,義務教育學生的營養狀況得到顯著改善。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新出網證(閩)字12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